直肠NET是什么?
2023-02-21 16:33:53.0
直肠NET全称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又称类癌,位居神经内分泌肿瘤第三位。直肠NET的发病率为每年超过2/10万,随着结肠镜筛查的普及,其检查发现率越来越高。
直肠NET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与环境因素、饮食因素、遗传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直肠NET的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肛门坠胀、肛门疼痛、排便习惯的改变、里急后重感、便血等。
直肠NET通常较小,直径一般在5-10mm左右。通常情况下,直肠NET在肠镜下多表现为表面光滑的息肉样隆起或黏膜下隆起,无蒂、半球形,表面呈白色或淡黄色,很容易与普通息肉混淆而按息肉切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直肠NET表面有糜烂或溃疡时要警惕恶变的可能。
(直肠NET的肠镜下表现)
直肠NET的恶性潜能与大小和组织病理学密切相关。当肿瘤直径小于10mm时,大多为良性;直径10mm-20mm的直肠NET有10%-15%转移风险;直径大于20mm的直肠NET转移风险可高达60%-80%。虽然直肠NET是低度恶性的肿瘤,但即使是不足10mm的肿瘤也有2%-3%的转移可能性,主要是肠周、盆腔淋巴结和肝脏转移,因此原则上建议做腹部CT和盆腔MRI/CT,以排除肿瘤转移。
病理上,直肠NET按照Ki67指数和核分裂像分为G1、G2和G3三个分级。约有90%的直肠NET诊断时不足10mm,分级为G1级,多数为良性病变。
绝大多数直肠NET可通过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预后良好。常用的切除方式有ESD、EMR和息肉切除,目前推荐的方式是ESD或EMR,二者完整切除率相当,EMR操作时间短,临床操作方便,尤其是改良后的EMR术式,完整切除率不差于ESD。传统的息肉切除术不作为推荐。极少数直肠NET的病灶直径较大,怀疑恶变、有发生转移风险的直肠NET则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及靶向治疗。
■邢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