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科普】老年人晨起下肢水肿千万别忽略!可能是这几种疾病......
2024-11-14 16:26:58.0
在一个宁静的小镇,温柔的阳光洒向大地,嘎吱——一声响,一位佝偻的老人缓缓地从他那老旧却温馨的木屋中走出。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银白的发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稳而有力。然而,这宁静的早晨,对于这位老人来说,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他的脚踝处似乎多了一份不请自来的沉重。那么,导致他异样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老年人晨起下肢水肿的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
非疾病因素
久坐、久站:老年人的下肢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如果长时间保持坐姿或站姿,可能会导致血液不流畅,进而引发下肢水肿。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做抬腿动作来加快下肢静脉回流,从而减轻水肿症状。
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盐分也可能导致下肢水肿。盐中的钠离子具有保水功能,摄入过多会使血管外液体浓度增高,进而引起水肿。因此,老年人应注意低盐饮食,并适量喝水以增加排泄量,从而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
疾病因素
心功能不全:老年人心功能不全时,可能会导致全身静脉压力增高,进而促进血管内水分向组织转移,引发下肢水肿。这种情况下的治疗主要以改善心功能为主,如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利尿、消肿,或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张血管以间接消肿。
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等肾脏疾病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而引起水钠潴留和下肢水肿。治疗时,需要限制钠盐摄入,并遵医嘱进行利尿治疗。
肝脏疾病:严重肝脏病变如肝硬化、肝癌等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和门脉高压,进而引起下肢水肿。此时的治疗需针对肝脏疾病本身进行。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导致代谢率降低和体内黏多糖积聚,从而引发水肿。治疗时应遵医嘱服用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药物。
下肢静脉疾病:如下肢静脉栓塞、静脉曲张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也可能导致下肢水肿。这些疾病会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和液体渗出。治疗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穿弹力袜、抬高下肢、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
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是营养不良的常见表现之一,也可能导致下肢水肿。此时应加强营养补充,如多吃鸡蛋、瘦肉、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综上所述,老年人晨起下肢水肿的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方面。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老年人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预防下肢水肿的发生。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