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科普】宝宝感冒了,医生开了超声检查,这是为什么呢?
2024-12-04 13:54:13.0
最近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持续高峰,支原体感染、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多重来袭。有家长发出疑问:小朋友只是上呼吸道感染,为什么要做超声呢?
首先得声明,不是所有的患儿都需要超声检查,只是少部分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的患儿才需要检查。
那么,我们来简单了解下哪些疾病伴随腹痛、呕吐等症状,并需要超声检查来辅助诊断的:
腹腔肠系膜淋巴结炎
症状:阵发性腹痛为主,部分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
超声表现: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在超声检查时,可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一般肿大的淋巴结大小不等,边界比较清楚,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融合的情况。
肠套叠
症状: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并伴有呕吐。
超声表现:套叠处横切面呈现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筒征。肠套叠患者肠道的浆膜层在超声下可呈现出轮廓清晰光滑的高回声征,而肌层呈现低回声,故这种高低回声带相间的超声图像就是肠套叠的特有症状。而部分肠套叠患者可能出现肠缺血及肠坏死等并发症,在超声上表现为肠管血流信号减少,甚至套叠处肠管血流信号消失。
阑尾炎
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白血病增高等。但是由于小儿大网膜短,炎症容易扩散,易发生穿孔,甚至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超声表现:阑尾增粗,短轴外径大于6毫米,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仅有盲端增粗。阑尾张力增高,形态僵硬,纵切面似腊肠状,短轴成双环征。管腔较多积脓时更加明显,探头加压后,压痛明显,而阑尾的形态无明显改变。有时阑尾近端腔内可以见到呈弧形强回声的粪石,后方伴有声影,远端肿胀明显。阑尾穿孔时显示,阑尾壁模糊,偶尔可见阑尾壁破损处点状回声流动,其周围可见到无回声。阑尾腔多张力不高,阑尾周围及局部的肠间隙可见不规则条片状低回声。系膜明显肿胀增厚,可见形态不规则的脓肿形成,以非均质回声包块为主,偶见形成囊状回声,阑尾可显示不清。
肠扭转不良
症状:多数发病于新生儿期,典型症状为出生后有正常胎粪排出,但生后3~5天出现间歇性呕吐,呕吐物含有胆汁。患儿可伴有消瘦、脱水、体重下降。并发肠扭转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和频繁呕吐。轻度扭转时可因改变体位而自动复位缓解,若无法复位而扭转加重,可导致肠管坏死,出现腹部膨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膜刺激征和休克等症状。
超声表现:超声诊断肠旋转不良主要切面为上腹部横切面,通过观察肠系膜上动静脉的位置关系来明确有无旋转不良。超声检查发现上腹正中可见一同心圆状包块,CDFI 示其内可见动静脉血流环绕。
肠梗阻
症状:腹痛为阵发性绞痛,呕吐出现早且随梗阻位置高低有所不同,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出现,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超声表现:肠管扩张,内径大于三厘米,肠壁变薄,肠腔内有气体的强回声、液性无回声,还有肠内容物的一些杂乱光点、絮状物或者不规则的团块。肠蠕动的异常,机械性的肠梗阻,扩大肠腔的近端,肠蠕动增强而且频繁,伴有液气体的反流及漩涡,腹痛加剧,但液气体的动态可衬托出肠壁肿瘤或者病灶边缘,麻痹性肠梗阻的肠管淤张,肠蠕动减弱或者消失。可伴有少量的腹腔积液。
肝内胆管炎
症状: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其次腹痛,肝内胆管炎有自愈性。
超声表现:肝内管壁回声明显增强。
其他一些泌尿生殖系引起的疾病,如睾丸扭转等暂不一一列举了。
提示,由于儿科疾病的复杂性及多样性,部分疾病进展又迅速,并且一些患儿对症状也表述不清,儿科医生为提高快速诊断的准确性,会采用不同的辅助检查,请家长们谅解!
■王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