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这辈子脱离不了血液透析了......
2024-12-06 13:59:08.0
今年8月,王先生突然出现双下肢水肿,随即前往家附近的医院就诊。经一系列检查后发现,王先生的肾功能指标出现异常(白蛋白含量为19.9g/L,24小时尿蛋白量达14.27g,血肌酐为99umol/L)。通过肾穿刺活检,被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病。虽然医生给予了积极的降蛋白尿及对症治疗,但王先生的血肌酐指标进展极为迅速,短短2个月内便升高至480umol/L,且处于持续少尿状态,同时伴有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情况十分危急。于是,医生为王先生放置股静脉置管,开始血液透析治疗。
自患病以来,王先生的血肌酐最高达到518umol/L。今年10月15日,在家属的陪同下,王先生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肾内科白寿军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方案。白寿军主任医师经过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肾穿病理报告,认为王先生的原发病为膜性肾病,并且经过积极治疗有脱离透析的可能性。随后,王先生被收入院,白寿军主任医师为其制定了激素80mg + RTX(利妥昔单抗)×4次的治疗方案。目前,激素已调整为30mg口服,RTX累计计量达2200mg。令人欣喜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复查结果显示王先生24小时尿蛋白已降至4.3g,血肌酐降至170umol/L,每日尿量达到2000ml左右。全身水肿、胸憋、气短等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这些积极的变化让白寿军主任信心倍增。经过白寿军主任医师团队的细致分析与讨论,于11月13日为王先生拔除股静脉临时置管。成功脱离透析后的王先生没有再出现胸憋、气短等不适症状,病情趋于稳定。“我还以为这辈子脱离不了血透了,太感谢白主任了!”王先生及其家属万分感激。白主任嘱咐王先生,出院后看,仍需规律监测尿量及肾功能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我们的目标是避免病人遭受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我们始终坚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挽救,这种信念也会不断激励我们追求精益求精,为每一位患者点燃希望之光。”白寿军主任医师说道。
白寿军介绍及专家门诊时间
白寿军主任医师,内科主任兼肾脏内科主任,医学博士,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医院管理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委员,上海市肾脏病委员兼任肾小球疾病及病理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市科委科技库评审专家、青浦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浦区名医。长期从事肾病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特发性膜性肾病、难治性/复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急性间质性肾炎、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高尿酸血症性肾病等,对少见疾病肾损害,如:ANCA相关性血管炎、TTP、重症狼疮性肾炎、骨髓瘤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深地见解。熟练掌握肾内科各种技术,如肾穿刺术、腹膜置管术、长期导管置入术、腹膜透析、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等。在上海乃至国内较早开展双重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技术,成功救治多种疑难疾病和少见疾病患者。近5年主持开展近10项新业务新技术。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统计源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中华肾脏病杂志》论著7篇,SCI论文 16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午、周四下午(特需门诊)
■李泽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