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科普】应对流感不要慌,来看看检验人的应对指南!
2025-01-10 14:00:25.0
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流感多发生于冬季,我国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属于流感高发季节。病毒感染性较强,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短时间内在人群中突然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不同规模的流行。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和乙型,另外还有丙型和丁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性较强,从而逃避人群中已存在的免疫力,不断出现大规模的流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流感”起病急,有高热(成人一般是39~40 ℃)、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潜伏期通常为1-7天。对于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无需治疗,约1-2周内自行恢复。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症状严重,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可出现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流感中招别硬抗,及时就医早治疗!
预防流感:你不要过来呀!
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疫苗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减少感染的风险。推荐每年接种一次。
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必须去请佩戴好口罩。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
合理穿衣:昼夜温差大的时节,注意穿衣适量,随身带着一件外套,根据环境或者场合适当加减。
提高免疫力:多喝水,均衡营养,不吃生冷食物,早睡早起,避免过度劳累,增强体育锻炼。
治疗流感:科学应对,共筑健康防线
抗病毒药物:如确诊为流感,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对症治疗:对于高热的患者,可以选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治疗。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助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当出现流感样症状就应警惕,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测,一旦确诊应要求患者人院隔离治疗或居家休养。
流感的实验室病毒检测方法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一般在流感流行期根据典型的症状即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及鉴别诊断、分型、监测新突变株的出现,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等必须结合或依靠实验室病毒学检验,包括:
形态学检查:免疫电镜观察是快速和直接的检测方法。
抗原检测:可用直接荧光抗体法、快速 EIA 等方法直接检测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中的病毒抗原。
核酸检测:目前以 RT-PCR 和Real-Time PCR 检测病毒 RNA应用最多,可用于感染的诊断和病毒的分型鉴定。
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鼻腔洗液、鼻拭子和咽漱液等接种于9~11天龄鸡胚羊膜腔或尿囊腔或接种于 PMK、MDCK 等细胞培养,培养阳性再用血凝抑制剂试验(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HI)鉴定型别。
抗体检测:采集患者急性期(早期1~5天)、发病和恢复期(发病后2~4周)的双份血清进行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如抗体效价升高4倍或以上即有诊断意义。
针对流感病毒,我院开展了以下项目:
■吴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