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百人百事|金燕:二十八载,护理人的守护与担当
2025-08-05 14:39:18.0
清晨七点的天光刚漫过青浦的树梢,金燕已踩着露水走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的大门。白大褂的衣角掠过走廊,像一只轻盈的白燕,带来新一天的晨光。这是她工作的第28个年头,从肝炎科到肺结核科 ,从泌尿外科到眼科,时光在消毒水的气息里织成细密的网,网住了无数个相似却又不同的清晨。
从住院病房到门诊预检,变的是地理位置,不变的是对护理的责任担当。
眼科的工作繁杂而琐碎,却容不得半点马虎。守护从点滴开始,到岗第一件事就是用酒精仔细擦拭护士台和诊室内的桌椅和设备。眼科有不少需要患者头部接触的仪器,她都会认真清洁消毒,以确保患者就医安全。清点物品是每天的“必修课”。药品柜里,10支利多卡因整整齐齐站成一排,4支肾上腺素像待命的哨兵,她会按照每天的备货量一一核对,少了就立刻去库房补齐,以便在病人外伤需要时能立即到位。“就像打仗要备足弹药一样,我们看病救人,药品和器械必须随时到位。”金燕的话语中透着严谨。
一切准备就绪后,她会提前把诊室的灯和空调调好,等待医生和患者的到来。遇到经常来检查的老患者,她会主动上前,提前帮他们测好视力,“这样能减少他们来回奔波的时间,让医生看诊更顺利。”金燕说道。由于眼科诊室地形的局限,经常有患者找不到安置在角落的16诊室,她便拉起对方的手腕:“跟我走,穿过走廊右转……”虽是短短的是几步路,却成了她每天乐此不疲的反复,唯一不同的是,每次同行的是不同的人。青少年散瞳验光时,她总像念叨自家孩子般细心叮嘱:“5分钟滴一次,记着看墙上的钟哦。”宣传单上的黑体字,经她口中说出,就有了温度。
在泌尿外科病房时,她是责任制护士,每天负责固定的患者,与他们朝夕相处,关系如同亲人。“那时候,患者早上看到我会打招呼,我休息一天,他们还会问我去哪了。”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她对护理工作充满热情。但病房的工作压力也不小,“晚上回家,脑子里还会想着患者的情况,1号床的饮食、2号床的管子固定,都要在心里过一遍,有时候还要记在小本子上,生怕遗漏什么。”小本子上记着密密麻麻的笔记,字里行间都是牵挂。
从病房到门诊,金燕最大的感受是:护理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都需要爱心和责任。“护士与病房患者的关系是专业与温情交织的守护;门诊患者多,更要热情、细心,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从青涩护士到资深主管护师,变的是经验积累,不变的是对护理事业纯粹热爱。
谈及为何选择护士这份职业时,金燕笑了笑:“那时候想法很简单,觉得护士救死扶伤,很崇高,而且穿上白大褂特别神圣。”从青浦卫校毕业的那天,金燕便把“救死扶伤”四个字刻在了心里,继而踏上了护理之路,这一干就是28年。
28年里,她经历了太多难忘的瞬间。最难忘的是在泌尿外科有个前列腺术后出血的夜晚。一位前列腺增生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时,出血量很大,面对一盆一盆的血水,家属情绪激动,甚至想投诉。“我特别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的家人,肯定也着急。”金燕说,“这个时候语言可能是苍白的,只有专业能让家属和患者放下焦虑,产生对我们的信任。”一边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用注射器抽血块、监测血压、心电监护,一边耐心地跟家属解释出血的原因。经过反复沟通,家属终于理解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
转到眼科门诊后,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门诊患者流量大,一天能有几百甚至上千人,遇到的人形形色色。“门诊护理虽然技术操作相对少一些,但沟通太重要了。”金燕说,“有的患者等得久了会急躁,这时候就要微笑着安抚他们,跟他们好好解释。”她深知,患者来医院的最终目的是看好病,只要耐心沟通,大多数人都能理解。
护士工作忙碌,经常要上晚班、中班,照顾家庭的时间很少。“我老公也是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他特别理解我的辛苦。”金燕说,孩子小时候,开家长会、照顾孩子大多是老公负责,“他总说我比他辛苦,家里的事尽量不让我操心。”正是这份家人给的最大支持和满满的安全感,让金燕对护理事业爱得纯粹。更令人欣慰的是,正是父母对卫生健康事业的热爱,金燕的儿子也选择了护理专业,今年9月就要去大学读护理专业了。“他觉得妈妈的工作很有意义,我特别开心。”金燕很满足。
从参与者到组织者,不变的是党员的标准,变的是模范带头作用的分量。
“身为党员,就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把责任记在心里。”她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医院第三党支部的工作,担任宣传委员和纪律委员。支部的品牌“清泌一家”相关活动,她每次都积极参加,利用休息时间到村里义诊、科普。每到义诊日,她总要在前一天晚上核对物资:“B超机电源线带了吗?心电图图纸够不够?”去村里的路不好走,她就为医生们提前联系好车辆;到了村里,对着名单挨个儿打电话,号召村民前来检查身体。“村里的老爸爸老妈妈很淳朴,看到我们来特别开心,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金燕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天,一位老人慌慌张张出现在金燕的诊区,行动不便的他似乎找不到就诊的路,见状,金燕主动上前了解情况,看着老人厚厚的门诊病历本上密密麻麻的诊断,基础疾病很多。金燕让老人坐在候诊区,转身便给老人寻了一把轮椅,推着将老人送到对应的门诊。老人耳朵不好,金燕便蹲下身耐心询问老人症状,又拿着病历本跟医生一一复述,陪着老人做各项检查,帮老人拿完药后,又亲自在药盒上写上吃药剂量,再一个一个细心地给老人讲解。就诊结束回去的路上,老人转头看着金燕胸前的党徽,指着说:“我也是一名老党员,你这位同志做事让人放心,配得上胸前的党徽!”那一刻,让金燕觉得身为党员的责任感更重了。她握着轮椅推手的掌心,攥着的不仅是方向,更是沉甸甸的信任。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像金燕这样的护士还有很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守护着患者的健康,而金燕的故事,正是他们的缩影,温暖而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