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科普】帕金森多年别灰心!康复科医生支招:科学“减速”,守护你的灵活人生
2025-09-08 14:43:09.0
张伯(化名)确诊帕金森病已经十年了。曾经灵活的手如今不听使唤地抖动,双腿像绑了沙袋般沉重僵硬,迈步变得艰难。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他时常担忧:“会不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完全动不了?”这种深深的无力感,是许多像张伯一样的帕金森病患者共同的焦虑。别怕,康复科的大门,正是为守护您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敞开!
担忧变现实?康复医学按下“慢放键”
帕金森病是一种逐渐进展的神经系统疾病,核心问题是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减少。这导致了典型的“运动症状三件套”:静止性颤抖、肌肉僵硬、动作迟缓。随着时间推移,还可能伴有平衡障碍、步态冻结、说话不清、吞咽困难等问题。
病程进展虽难以完全逆转,但绝非束手无策!康复医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运用科学的、个体化的方法,最大程度延缓功能障碍的出现和加重,帮助您保留现有功能,学会更高效省力的活动方式,从而显著提升生活独立性和幸福感。简单说,康复就是您对抗疾病进展的“重要队友”。
走进康复科,解锁您的“抗帕”行动锦囊
运动疗法:大脑和肌肉的“活力唤醒剂”
规律是王道:把运动像吃饭睡觉一样融入日常,持之以恒才能见效。
量身定制“运动处方”
●“刚柔并济”抗僵硬:康复师指导的牵伸放松训练+力量训练,让身体更“听指挥”。
●“步伐训练”稳步行:专业步态训练,学习加大步幅、摆动手臂、克服“冻结步态”。
●“平衡木”防跌倒:太极拳、瑜伽、特定平衡练习能显著增强稳定性,减少跌倒风险。
●“节奏大师”练协调:跟着音乐节拍或有提示的律性训练,比如踩固定脚踏车,改善动作流畅性。
像张伯在康复师指导下,每天进行15分钟针对性步态练习(想象踩格子走路),配合太极云手动作,几周后走路明显稳当了些。
物理治疗(PT):舒缓僵硬,找回“松弛感”
专业手法“松筋骨”:治疗师运用专业按摩、关节松动术等,缓解肌肉紧张疼痛。
温热疗法添舒适:温热敷或温水浴(注意温度安全)能放松僵硬的肌肉。
居家技巧学起来:学习简单的自我牵拉方法,家属也可学习安全有效的按摩放松技巧。
作业治疗(OT):生活自立,“我能行”
“穿衣吃饭”巧应对:学习省力穿衣技巧(先穿患侧)、使用辅助器具(防抖餐具、穿衣棒),克服日常活动障碍。
改造环境保安全:家中安装扶手、去除门槛、改善照明,打造无障碍安全环境。
手功能训练不放弃:进行精细动作练习(如捡豆子、捏橡皮泥),减缓手部功能退化。
言语和吞咽治疗(ST):清晰表达,安全进食
大声“读”出来:针对声音小、含糊不清,进行音量控制、发音清晰度训练(如大声朗读、唱歌练习)。
“吞咽安全”守护者:评估吞咽功能,教授安全进食姿势和技巧(如小口吃、充分咀嚼),预防呛咳和肺炎。
营养与水分:身体的“优质燃料”
均衡多样是基础:保证充足蛋白质(考虑药物影响,部分需与左旋多巴错开时间)、蔬果纤维摄入。
小口常喝防脱水:随身带水杯,少量多次饮水,避免脱水加重便秘和疲劳。
便秘管理:高纤维饮食、充足饮水、规律运动(如腹部按摩)是关键。
心理与社会支持:给心灵也穿上“盔甲”
情绪疏导很重要:坦然面对焦虑抑郁(常见但可治),寻求家人、朋友、病友团体或心理咨询师支持。
“抱团取暖”力量大:加入帕友团体,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减轻孤独感。
家人是坚实后盾:家人的理解、耐心陪伴和积极参与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帕金森病的康复不是“治愈”,而是赋予患者力量去“管理”疾病。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已被证实能有效延缓功能障碍进展,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每一天都过得更有尊严。
立即行动,就是最好的“抗帕”策略!
帕金森病的旅程充满挑战,但被动等待只会让僵硬和迟缓更快占据上风。主动走进康复科,与专业团队携手,制定专属您的康复计划,是您对抗疾病进展、守护生活品质最有力的武器。
每一次主动的拉伸、每一个坚定的步伐、每一句清晰的吐字,都是您向疾病宣告:生命的舞步,由我主导节奏!别让担忧困住脚步,康复的希望之光,正在等待您的靠近。
■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