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ICC导管的这些误区,你都“避雷”了吗?
2022-08-26 22:45:39.0
PICC是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通俗来讲就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一根导管,导管末端到达心脏附近的大血管上腔静脉,能为患者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1929 年德国医师置入第一条外周中心静脉导管,20世纪90年代后期PICC置管技术引入我国,我院从2008年起就开展了PICC置管技术。
PICC有着操作简单、创伤小、病人承受痛苦轻、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被临床广泛的推广。特别是它的留置时间可以长达一年,这是其他很多静脉导管难以达到的,大大减少了反复置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PICC的置管方法也从传统“盲穿”,逐渐发展到目前超声引导下置管,不但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同时也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
患者在带管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疑问,今天来给大家一一解答
误区01:PICC导管只能用于化疗
PICC导管可以使用于任何可以通过静脉输注的药物,除了用于大家比较熟悉的肿瘤患者的化疗外,也可用于一般普通输液、高营养药物、刺激性药物、血制品等等。
误区02:放置PICC导管后不能洗澡
PICC置管后可以选择淋浴,但尽量不要选择盆浴,淋浴前可以先用一条干毛巾包裹穿刺部位,再用保鲜膜在毛巾外缠绕几圈,确保保鲜膜上下边缘封闭状态,淋浴后及时解开毛巾观察贴膜有无浸水,如有及时到医院更换。
误区03:放置PICC导管后的手尽量减少活动
PICC置管后一些简单的活动是不影响导管安全的,而且合理的活动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像握拳、洗脸、扫地等活动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有一些活动要避免,比如:打球、游泳、提重物、抱小孩、用力甩臂等。
误区04:PICC导管维护时间可以自行延长
在PICC门诊经常会碰到一些患者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导管看着没什么异常,就自行延长了维护周期。事实上,PICC导管的留置周期比较漫长,为了导管能在整个治疗周期内安全使用,一般情况下至少每周一次到医院进行导管维护,如果自行延长维护时间可能会增加堵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耽误您的治疗。
误区05:放了PICC导管就不能做增强CT检查
目前临床使用的导管有耐高压和不耐高压两种,如果您放置的是耐高压导管,那么就可以进行增强CT检查。通常护士在置管前会明确告知您使用的导管的种类,我们也可以通过导管的颜色来进行简单判断:一般蓝色导管为不耐高压导管,紫色导管为耐高压导管。
特别提醒:如果您在PICC置管过程中出现:穿刺部位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有分泌物,导管体内部分滑出体外,置管侧手臂出现麻木、肿胀、疼痛等,敷贴松脱,导管破损断裂等情况请及时来院处理。特别提醒的是,如果您的导管发生断裂,请务必将体外部分导管反折后用胶带固定,马上来院处理。
团队介绍:静脉治疗专业组是在PICC小组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成长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护理专业团队,2010年开设的PICC门诊是医院最早开设护理门诊的专业团队。专业组成员全部来自临床一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其中PICC置管人员均取得上海市护理学会PICC专业护士A类证书,熟练掌握PICC置管技术,解决处理各类疑难问题。专业组组长陆叶是上海市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治疗专委会委员,通过专委会的桥梁,将静疗发展最前言的理念和知识带给全院护理人员,带领专业组做好全院的静疗管理工作,从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到组织培训、落实健康宣、教病例讨论及科研申报,始终以提高静疗质量,保证静疗安全为目标,不断提升我院静疗水平。目前我院拥有PICC置管专用超声仪1台,年置管量在300例以上,年维护近7000人次。近几年,依托区域内医联体建设,将优质资源不断下沉到社区,并与社区结对进行专业指导,承担区域内PICC置管工作及各类疑难会诊,将技术和服务送至基层,为更多的患者带去福音。
PICC门诊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08:00-11:30
■陆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