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的秘密】喝酒很厉害,是不是麻药要打的比别人多?
2022-08-26 22:50:55.0
“眼睛闭起来,深呼吸,放松一点,现在给你打麻药,一会儿就睡着了。”
“医生,昨天就跟你说过的,我平时喝酒很厉害,一定记得要把麻药帮我多打一点,打少了我怕。”
“睡不着”几个字还没有说完,病人就已经睡着了。
……
以上,是一段麻醉医生与全麻手术病人的对话。很显然,病人一直在担心麻药究竟能不能“麻倒”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曾听说过类似上述病人的疑惑:酒量很好的人,麻药要打的比别人多,否则麻醉效果不好。这种说法究竟对不对?酒精对麻醉究竟有着什么影响呢?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偶尔小酌几杯倒也无伤大雅。但大量酗酒对人体就有害了。人体大量摄入酒精以后,不仅会引起神经病变、心脏肌肉病变、肝功能失调以及电解质紊乱,还会形成一个高渗的内环境,同时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多,导致麻药血药浓度的降低。
如今,麻醉的方式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样,简简单单地“打一针”。相反,麻醉方式有很多种,简单归纳起来分为: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半身麻醉)、全身麻醉(直接睡觉)这三大类。根据手术的需要伴有不同的麻醉方式,所以对于酒量大的人来说,可能会有用药的个体差异性。
局部麻醉
目前还没有明显的数据表明,酒量好的人需要加大麻醉药量。由于每个病人对麻药的敏感性并不相同,所以在麻药的用量上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以尽量满足病人无痛的需求。局麻药是不是打的越多越不疼呢?不是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局麻药一旦超出了安全剂量范围,很容易引起药物毒性反应,严重的可能会发生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半身麻醉”,一般是从背后的脊椎骨间隙内把麻药打进去,起效后下半身就麻木没知觉了。酒量好的人,如果再加上长期的酗酒,则会引起肝脏功能的衰退,进而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通俗点讲,就是伤口会出血不止)。这样的患者,如果行椎管内麻醉,一旦发生出血不止,引起椎管内血肿压迫到脊髓神经,就会出现截瘫的可能。另外,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在手术中不仅会有大出血的风险,术后伤口愈合延迟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喝酒引起凝血功能异常的人,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相对更为稳妥一些。如果酒量好,但凝血功能没有异常,那么椎管内麻醉就可以按正常标准进行,麻醉效果也不会异于他人。
看到这里,有人肯定会说,既然局部麻醉和半身麻醉风险那么大,那我干脆选择全身麻醉,直接把我“麻倒”不就好了吗?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
全身麻醉
通俗讲就是让病人失去知觉处于一种深度的睡眠状态,最常用的镇静镇痛药物是丙泊酚和阿片类药。现有研究证明,长期大量的饮酒,会形成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以及磷脂体含量增加等效应。当使用脂溶性的麻醉药,如丙泊酚,依托咪酯等时,麻药的效果会被削弱。换句话说,酗酒对丙泊酚有一定的影响,达到同样的麻醉效果,酗酒者往往需要输注更大剂量的丙泊酚。此外,长期大量的饮酒会造成肝脏代谢功能异常,这样就会导致丙泊酚在肝脏的代谢消除的速率降低。同时,乙醇及其代谢产物都可以作用于脑内的阿片受体,从而使人体产生对痛觉反应迟钝、嗜睡等效应。如此一来,酗酒者在术后苏醒的时间会延长或者出现短暂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数据显示,在手术患者中,有饮酒习惯的人数占47.5%。其中高风险、中风险饮酒比例各占53.4%和18%,过量饮酒者高达71.4%。所以,酒量好的人,当需要做全身麻醉前,一定记得告诉麻醉医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否则出现“睡又睡不着,醒又醒不了”的尴尬局面就不好了。
当然,也有人说,我酒量是很好,但平时不怎么喝,偶尔才展现一下实力,这个对麻醉有抗药性吗?不用担心,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麻醉医生会根据各种检查指标来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和注射合适的麻药,保证绝大多数病人会度过一个安稳平顺的围手术期。
最后,为了大家的健康,还是要温馨提醒一句:酒量虽好,切忌不要贪杯哦!
■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