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介入之骨科康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2022-08-26 23:09:19.0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骨科的常见手术,但是对于如何术后早期介入康复训练,该在什么阶段做哪些治疗手段,注意事项以及什么时候进阶训练,患者都是比较迷茫的,现让我来细细道来。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术后1周)
√踝泵运动:我们可以平卧在床上,翘翘脚板,目的就是为了消肿。
√CPM:现在床上CPM机的使用很普遍。
√冰敷:在每次训练后就可以冰敷,时间不用过长3-5分钟即可。
√助行器训练: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就可以在助行器的助力下进行简单的站立训练,1周内不建议直接步行,会增加关节的疼痛以及造成由于早期步态变化引起的下肢疼痛。
√转移训练:在床上先练习平卧状态下,下肢伸直抬高来移动,这样可以训练臀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
√坐位训练:可以进行下肢被动牵伸,让小腿自然悬挂于床沿边上,让重力来帮助你被动地牵伸你的膝关节,此处不需要你主动用力往下屈。
注意事项
①避免长时间坐立、站立。
②行走和ROM(关节活动度)训练时微痛即可。
进阶标准
①PROM(被动关节活动度)≥90°,且达到此角度是微痛或无痛。
②无辅助助力下,转移和站立。
此处注意:很多患者在术后指导过程中,虽然知道训练方法,但是自己本身因为怕痛无法狠下心去训练,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那应该如何处理?
可以在专业的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切记训练成效的标准就是中后期和以后是否会产生后遗症的评价标准,也代表了你手术的成功性。
第二阶段(术后2-6周)
■ 冰敷训练还是必要的。
■髌骨活动训练,此时因手术后制动的原因,很多患者的髌骨活动是不佳的,这时就要对髌骨进行轻微的被动活动,训练时手法要轻柔,使用手掌置于髌骨上方,将其轻轻上下左右推行即可。
■助行器训练,如患者步态稳定,可使用腋拐或手拐(四脚拐)进行训练,此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步行,行走时要观察患者的走路姿势,如没有全身镜,患者家属可站立于患者后方,将双手至于患者大腿上侧腰部两边的骨突出点(髂前上棘)来使患者走路保持平衡,不至于影响整个步态。
■如果AROM(主动关节活动度)和PROM不理想,请去当地综合性医院康复科进行训练。
■迈上10cm高的台阶,上下楼梯和髋关节置换术后一样,健侧腿上患侧腿下。
注意事项
①避免步态倾斜。
②避免长时间坐和行走。
③训练过程中关节微痛或无痛。
进阶标准
①PROM大于等于105°,且达到此角度是微痛或无痛。
②迈上10cm高台阶,无明显疼痛或不适。
③独立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
④有/无辅助器具下步态正常。
第三阶段(术后6-12周)
■训练后如有疼痛,冰敷仍需要。
■ 简单的深蹲练习,无痛或微痛。
■踩功率自行车。
■上下楼梯训练,此时可以交替上下楼梯,上楼梯15-20cm,下楼梯10-15cm。
■无辅助器具下行走,步态无异常。
注意事项
①步态异常避免上下楼梯和长时间行走训练。
②去医院复查得到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评估后方可进行跑、跳和多轴运动。
■陆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