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
肾脏病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肾内科创建1998年,本学科建设管理组织完善:区政府2016年投资2200万建设肾内科;“肾病透析中心”是医院的“六个中心”之一;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立项资助,上海市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2022年),青浦区卫健委第五轮学科建设“高峰学科”(2023年-2026年)。学科具有明确发展方向:围绕国家和上海市重大需求,针对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肾脏疾病,瞄准国际前沿,依托中山医院,联合社区以CKD防治为基础,确定三大发展方向: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和血液净化技术。开展临床研究与基础应用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肾脏疾病有效防治、早期诊断、优化治疗和长期管理方案,提高我国肾脏病水平,节约医疗卫生资源。现有医护技人员81名,其中医师22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7名,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1名。科室开放床位40张,下设面积2200平方米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拥有100余台各类血液净化机,2台自动化腹膜透析机,5台CRRT机、1台可以开展双重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的多功能血液净化机;年出院病人1800余例次,年经皮肾穿刺活检160余例,年门诊病人60000余次,长期血透病人500余人,年血液净化70000人次,长期随访腹透病人150余人;科室还拥有Pro.MagTMUltra肾活检枪1把、西门子彩超机1台、日本进口奥林巴斯相差显微镜1台。获上海自然基金等各类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中华肾脏病杂志7篇,SCI文章22篇。科室获得 “新时代青浦改革创新贡献奖”先进集体、“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
科室特色技术/项目:1、大数据下慢性肾脏病的管理:依托中山医院、联合社区对青浦区慢性肾脏病患者长期管理;2、双重血浆置换/免疫吸附+激素+免疫抑制联合疗法在重症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每年成功治愈20余例危重疑难少见疾病,如重症狼疮性肾炎、重症ANCA相关性血管炎、多发性骨髓瘤病并发高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和TTP等;3、基于PLA2R抗体滴度为基础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及治疗;4、独立开展肾脏病理技术:科室在B超引导下,行肾穿刺活检150余例/年,开展荧光和光镜病理检查,诊断了脂蛋白肾病、POEMS、PSS合并抗GBM、原发性肾淀粉样变、管型肾病、IgG4相关肾病、狼疮性肾炎、干燥综合征、膜性肾病和IgA肾病等。
临床科研方面主导了3项国内多中心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血管预后并降低溶质转运速率;高风险期原发性膜性肾病治疗策略的前瞻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急诊医学
急诊科,2012-2015年青浦区重点学科、2015-2022年两届区领先学科、2023-2026年区高峰学科;2012-2015年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A类,2016-2019年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A类,2019-2022年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2024-2027年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科室在区域内率先创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2年至今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培训基地,2015年至今上海市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6年至今上海市急诊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7年至今上海市急诊急救护士实训基地,2020年至今国家级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科室现有医师29名,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3人;硕士研究生1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通过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5C资质培训合格15人;通过上海市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合格师资9人,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师资质证书3人。
自创建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以来,科室年急诊总量逐年递增,年均急诊量35万人次,年抢救危重症患者5000余人次,年留观诊治6000余人次,监护室救治危重病患者近2000人次。科室救治病种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重症哮喘、咯血的救治;脑血管意外的救治;急腹症、各种中毒、中暑、休克、多发伤的救治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等。独立开展有创导管留置、气管插管、微创气切置管、电击除颤、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血液净化、床旁超声监测、ECMO等技术。发展中凝练科室研究方向,结合本地区常见、多发急危重病,重点发展创伤、卒中、胸痛等危重病的抢救和监护救治,并通过临床、科研、教学三方面积极完善危重病亚专科建设。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有效缩短了医院作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单位与12家社区基地医院的急救半径,加强了本地区急救医疗网络建设,为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的安全开展奠定了急救保障基础,提高了急诊资源的高效利用。
科室在研和完成的市、区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8项、专利9项,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室先后荣获2015年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先进集体、2016年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文明号;2018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有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2人、复旦大学优秀住院医师管理者1人,上海市医苑新星优秀导师1人;上海市首届区域名医1人、青浦区卫生系统名医1人、区学科带头人1人。
心血管病学
心血管内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和青浦区“高峰学科”,建有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中国高血压专病医联体青浦分中心及青浦区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科室设有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现有在站博士后1名。科室现有医生31人,其中心内科专科医生22名、双聘教授1名、专职科研人员1名、博士后1名、心电图医生6名;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6人;博士4人、硕士18人,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人。
学科带头人刘海波博士为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荣获上海市卫生健康学科带头人、上海好医生提名、上海市区域名医、上海市 “仁心医者”提名等荣誉,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会心血管健康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分会常务委员及东方心脏病学会心血管代谢论坛坛主等社会任职。
2020年以来,在葛均波院士的大力支持及刘海波主任的带领下,心内科医教研呈现跨越式发展,目前科室年门急诊量12万人次,年出院4400余人次,年心脏介入诊疗手术量3600余例,其中冠脉介入(PCI/PTCA)1200余例、急性心梗急诊介入300余例、射频消融230余例、永久起搏器植入100余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30余例。
科室设有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多个亚专科,对心血管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诊疗能力,尤其在高危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及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上独具特色。科室常规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尤其急性心梗及高危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尤其房颤三维空间射频消融、Marshall静脉化学消融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等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配备有大型DSA、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测仪、冠脉内旋磨仪、FFR、OCT、心律失常三维标测系统、心脏超声等高端设备。
科室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各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启明星1项、上海市卫健委以及区级课题近30项,4年来科室发表SCI/中文核心期刊50余篇。科室承担蚌埠医学院本科生本科理论课教学及本科实习生带教任务,承担全科规培、急诊规培、助理规培任务,近3年带教规培学员50余人,助理规培学员30余人。
科室常规年度开展“胸痛中心建设与冠心病慢病管理”“房颤规范诊疗进展及社区管理”“心衰中心建设及心衰规范化治疗与社区管理”3项国家级继续教育班,每年承担对青浦区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和带教工作。对青浦区整个医疗系统心血管诊疗能力的提升具备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呼吸病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青浦区高峰学科。科室现有医护人员67人,其中专科医师26人,护士41人,肺功能技师2人,呼吸治疗师2人,在站博士后1人。其中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2名、复旦大学教授1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6名;住院医师1名;拥有硕、博士学位23名。呼吸科现设床位76张,包括2个普通病区、1个呼吸重症监护室、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监测室和支气管镜室。呼吸科下设气道疾病和慢病管理学组、肺部感染学组、呼吸重症学组、呼吸介入学组、肺癌综合诊治学组、睡眠障碍诊治学组、肺血管疾病学组、间质性肺病学组等8个亚专科,常规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床旁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检查、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经支气管镜取异物、支气管镜下氩等离子体治疗、虚拟支气管镜导航技术(VBN)联合鞘管引导气道内超声(EBUS-GS)诊断肺外周病变 、支气管球囊扩张术、B超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重症超声、肺功能检测、呼出气NO检测、气道高反应测定、睡眠呼吸监测等诊疗项目。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坚持把服务放在第一位,不断创新业务和技术,服务能级不断提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呼吸系统慢病方面不仅诊治规范,更是依托物联网实验室把这些疾病的规范管理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为众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明确了诊断;一系列呼吸内镜介入诊疗项目、内科胸腔镜检查保障了肺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胸膜疾病的规范有效诊疗;呼吸重症监护室的设立为呼吸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拥有上海市重点实验室:青浦云加端物联网实验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慢病管理上,依托物联网实验室,把规范的病人管理延伸到社区和家庭。近5年来成功申报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卫健委市局级课题10余项。2018年成功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国自然项目零突破。历年来在《eClinicalMedicine》《Respirotary Research》《JAMA Internal medicine》等国际专业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科研论文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余项,实施科技成果转化1项。
呼吸科于2015年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劳模集体”,青浦区“三八红旗集体”,杜春玲主任医师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6年成功申报“上海市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杜春玲慢病管理创新工作室;2017年吴波主任医师获青浦区“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三八红旗手称号,2020年周锋主任医师被上海市委、市政府授予“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王菊莉护士长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吴波主任医师荣获复旦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2年科室获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模范先进集体奖。2023年10月吴波主任荣获第四界徐熙春医学奖“医德高尚奖”。
心血管外科学
我院血管外科以精准施治下肢静脉疾病为核心特色,专注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科室熟练掌握并广泛开展了多种针对下肢静脉曲张的前沿微创疗法,包括但不限于激光闭合术、射频闭合术以及硬化剂闭合术等当前业界主流的治疗手段。每年,我们成功实施各类静脉曲张微创手术超过600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卓越的治疗效果。此外,科室还致力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复杂血管疾病的综合诊疗,提供从诊断到治疗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我院血管外科,作为集专业诊疗与先进治疗技术于一体的科室,不仅深耕于静脉疾病的个性化治疗,同时也在动脉疾病的全方位诊治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实力。科室全面覆盖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高危病症的腔内隔绝术,以及颈动脉狭窄的传统疗法与微创手术,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治疗选择。此外,针对各类外周动脉疾病,我们熟练运用介入治疗手段,实现精准施治。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科室在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上形成了独特优势,从初期的清创处理,到血运重建,再到创面修复,我们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康复质量与生活质量。每年,科室成功开展各类动脉疾病手术超过300例,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与卓越的治疗效果,我们成功帮助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与患者的高度信赖。
在学术与科研领域,我科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上海市卫健委基金课题3项,青浦区科委课题4项,青浦区卫健委课题3项,院级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
2017年,科室获得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静脉外科中心的殊荣,这一成就标志着我们在静脉外科领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国内顶尖学术机构的权威认可。2018年,科室再度升级,被正式确立为下肢静脉疾病微创技术培训基地,肩负起培育行业精英、传播前沿技术的使命。2019年,科室又实现了重大突破,成功跻身上海市重点专科行列,这标志着我们在静脉外科领域的专业研究与临床实践迈入了一个更为精细、深入的崭新阶段。至2024年,科室更进一步,荣获上海市重点学科的美誉。我院血管外科,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致力于成为患者心中值得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中医科
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中医科以中医扶正抗癌为诊疗特色,深耕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30余年,曾获上海市中医达标创建单位,青浦区中医肿瘤特色科室,2023年被评为上海市卫健委中医肿瘤特色专科。
科室拥有一支中西医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诊疗技术过硬、医德医风良好的医疗团队。中医科团队中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7名,高级职称人数接近50%,科室骨干均师从上海市名中医。
中医科下设中医内科、肿瘤介入科、针灸科门诊。
中医科诊疗范围
(1)中医肿瘤
业务包括:
1.中医药扶正抗癌治疗(业务骨干均师从于上海市名中医,如范忠泽、李和根、徐振烨教授)。
2.肿瘤术后、化疗后的康复、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3.晚期肿瘤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等。
中医科的科研成果扶正1、2号协定方应用于防治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曾获青浦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中医内科疾病
业务包括:风湿病、脂肪肝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哮喘病、胃病、失眠症、流感后康复等各种中医杂病。
肿瘤介入科诊疗范围
(1)肿瘤
业务包括:各种实体肿瘤,如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胆道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宫颈癌、骨肉瘤等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癌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安宁疗护。
(2)介入
业务包括:
1.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肝、肺、肾、肾上腺等多器官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擅长肝原发恶性肿瘤及继发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如TACE、HAIC及肝恶性肿瘤的消融治疗。
2.部分良性病变的介入治疗: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肝脓肿、肝脓肿及肾囊肿的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经皮肝穿刺肝管及胆管引流,经皮肝总管及胆总管支架植入等。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消化道出血、妇科出血性疾病、创伤性出血及咯血等介入治疗。
3.食道梗阻的介入治疗:食道支架植入。
4.特殊部位采血:肾上腺静脉采血,在上海郊区医院开展的比较早。
5.静脉输液港的植入与取出。
针灸科诊疗范围
业务包括:
1.传统针刺、温针灸、电针、拔罐、头皮针、耳针、火针、走罐、揿针、红外线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中风、偏头痛、落枕、失眠、眩晕、耳聋耳鸣、带状疱疹、痹症、风湿、痛经、呃逆、胃脘痛、功能性便秘等。
2.“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三伏贴等“治未病”诊疗。
中医科专家门诊排班:(实际情况请以当日门诊信息发布为准)
张翔主任医师:每周一、三上午
朱斌主任医师:每周三上午
周建伟主任医师:每周二全天,每周三上午(特需门诊)
潘龙赐副主任医师:每周一、五上午
顾芳红副主任医师:每周二下午
刘志勇副主任医师:每周二、四上午
葛婷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上午
谢立芳副主任医师:每周二下午、每周四上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青浦区高峰学科。科室现有医护人员67人,其中专科医师26人,护士41人,肺功能技师2人,呼吸治疗师2人,在站博士后1人。其中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2名、复旦大学教授1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6名;住院医师1名;拥有硕、博士学位23名。呼吸科现设床位76张,包括2个普通病区、1个呼吸重症监护室、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监测室和支气管镜室。呼吸科下设气道疾病和慢病管理学组、肺部感染学组、呼吸重症学组、呼吸介入学组、肺癌综合诊治学组、睡眠障碍诊治学组、肺血管疾病学组、间质性肺病学组等8个亚专科,常规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床旁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检查、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经支气管镜取异物、支气管镜下氩等离子体治疗、虚拟支气管镜导航技术(VBN)联合鞘管引导气道内超声(EBUS-GS)诊断肺外周病变 、支气管球囊扩张术、B超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重症超声、肺功能检测、呼出气NO检测、气道高反应测定、睡眠呼吸监测等诊疗项目。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坚持把服务放在第一位,不断创新业务和技术,服务能级不断提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呼吸系统慢病方面不仅诊治规范,更是依托物联网实验室把这些疾病的规范管理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为众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明确了诊断;一系列呼吸内镜介入诊疗项目、内科胸腔镜检查保障了肺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胸膜疾病的规范有效诊疗;呼吸重症监护室的设立为呼吸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拥有上海市重点实验室:青浦云加端物联网实验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慢病管理上,依托物联网实验室,把规范的病人管理延伸到社区和家庭。近5年来成功申报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卫健委市局级课题10余项。2018年成功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国自然项目零突破。历年来在《eClinicalMedicine》《Respirotary Research》《JAMA Internal medicine》等国际专业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科研论文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余项,实施科技成果转化1项。
呼吸科于2015年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劳模集体”,青浦区“三八红旗集体”,杜春玲主任医师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6年成功申报“上海市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杜春玲慢病管理创新工作室;2017年吴波主任医师获青浦区“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三八红旗手称号,2020年周锋主任医师被上海市委、市政府授予“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王菊莉护士长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吴波主任医师荣获复旦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2年科室获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模范先进集体奖。2023年10月吴波主任荣获第四界徐熙春医学奖“医德高尚奖”。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和青浦区“高峰学科”,建有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中国高血压专病医联体青浦分中心及青浦区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科室设有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现有在站博士后1名。科室现有医生31人,其中心内科专科医生22名、双聘教授1名、专职科研人员1名、博士后1名、心电图医生6名;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6人;博士4人、硕士18人,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人。
学科带头人刘海波博士为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荣获上海市卫生健康学科带头人、上海好医生提名、上海市区域名医、上海市 “仁心医者”提名等荣誉,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会心血管健康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分会常务委员及东方心脏病学会心血管代谢论坛坛主等社会任职。
2020年以来,在葛均波院士的大力支持及刘海波主任的带领下,心内科医教研呈现跨越式发展,目前科室年门急诊量12万人次,年出院4400余人次,年心脏介入诊疗手术量3600余例,其中冠脉介入(PCI/PTCA)1200余例、急性心梗急诊介入300余例、射频消融230余例、永久起搏器植入100余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30余例。
科室设有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多个亚专科,对心血管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诊疗能力,尤其在高危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及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上独具特色。科室常规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尤其急性心梗及高危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尤其房颤三维空间射频消融、Marshall静脉化学消融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等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配备有大型DSA、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测仪、冠脉内旋磨仪、FFR、OCT、心律失常三维标测系统、心脏超声等高端设备。
科室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各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启明星1项、上海市卫健委以及区级课题近30项,4年来科室发表SCI/中文核心期刊50余篇。科室承担蚌埠医学院本科生本科理论课教学及本科实习生带教任务,承担全科规培、急诊规培、助理规培任务,近3年带教规培学员50余人,助理规培学员30余人。
科室常规年度开展“胸痛中心建设与冠心病慢病管理”“房颤规范诊疗进展及社区管理”“心衰中心建设及心衰规范化治疗与社区管理”3项国家级继续教育班,每年承担对青浦区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和带教工作。对青浦区整个医疗系统心血管诊疗能力的提升具备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急诊科
急诊科,2012-2015年青浦区重点学科、2015-2022年两届区领先学科、2023-2026年区高峰学科;2012-2015年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A类,2016-2019年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A类,2019-2022年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2024-2027年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科室在区域内率先创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2年至今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培训基地,2015年至今上海市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6年至今上海市急诊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7年至今上海市急诊急救护士实训基地,2020年至今国家级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科室现有医师29名,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3人;硕士研究生1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通过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5C资质培训合格15人;通过上海市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合格师资9人,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师资质证书3人。
自创建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以来,科室年急诊总量逐年递增,年均急诊量35万人次,年抢救危重症患者5000余人次,年留观诊治6000余人次,监护室救治危重病患者近2000人次。科室救治病种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重症哮喘、咯血的救治;脑血管意外的救治;急腹症、各种中毒、中暑、休克、多发伤的救治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等。独立开展有创导管留置、气管插管、微创气切置管、电击除颤、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血液净化、床旁超声监测、ECMO等技术。发展中凝练科室研究方向,结合本地区常见、多发急危重病,重点发展创伤、卒中、胸痛等危重病的抢救和监护救治,并通过临床、科研、教学三方面积极完善危重病亚专科建设。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有效缩短了医院作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单位与12家社区基地医院的急救半径,加强了本地区急救医疗网络建设,为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的安全开展奠定了急救保障基础,提高了急诊资源的高效利用。
科室在研和完成的市、区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8项、专利9项,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室先后荣获2015年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先进集体、2016年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文明号;2018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有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2人、复旦大学优秀住院医师管理者1人,上海市医苑新星优秀导师1人;上海市首届区域名医1人、青浦区卫生系统名医1人、区学科带头人1人。
肾内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肾内科创建1998年,本学科建设管理组织完善:区政府2016年投资2200万建设肾内科;“肾病透析中心”是医院的“六个中心”之一;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立项资助,上海市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2022年),青浦区卫健委第五轮学科建设“高峰学科”(2023年-2026年)。学科具有明确发展方向:围绕国家和上海市重大需求,针对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肾脏疾病,瞄准国际前沿,依托中山医院,联合社区以CKD防治为基础,确定三大发展方向: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和血液净化技术。开展临床研究与基础应用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肾脏疾病有效防治、早期诊断、优化治疗和长期管理方案,提高我国肾脏病水平,节约医疗卫生资源。现有医护技人员81名,其中医师22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7名,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1名。科室开放床位40张,下设面积2200平方米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拥有100余台各类血液净化机,2台自动化腹膜透析机,5台CRRT机、1台可以开展双重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的多功能血液净化机;年出院病人1800余例次,年经皮肾穿刺活检160余例,年门诊病人60000余次,长期血透病人500余人,年血液净化70000人次,长期随访腹透病人150余人;科室还拥有Pro.MagTMUltra肾活检枪1把、西门子彩超机1台、日本进口奥林巴斯相差显微镜1台。获上海自然基金等各类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中华肾脏病杂志7篇,SCI文章22篇。科室获得 “新时代青浦改革创新贡献奖”先进集体、“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
科室特色技术/项目:1、大数据下慢性肾脏病的管理:依托中山医院、联合社区对青浦区慢性肾脏病患者长期管理;2、双重血浆置换/免疫吸附+激素+免疫抑制联合疗法在重症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每年成功治愈20余例危重疑难少见疾病,如重症狼疮性肾炎、重症ANCA相关性血管炎、多发性骨髓瘤病并发高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和TTP等;3、基于PLA2R抗体滴度为基础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及治疗;4、独立开展肾脏病理技术:科室在B超引导下,行肾穿刺活检150余例/年,开展荧光和光镜病理检查,诊断了脂蛋白肾病、POEMS、PSS合并抗GBM、原发性肾淀粉样变、管型肾病、IgG4相关肾病、狼疮性肾炎、干燥综合征、膜性肾病和IgA肾病等。
临床科研方面主导了3项国内多中心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血管预后并降低溶质转运速率;高风险期原发性膜性肾病治疗策略的前瞻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骨科
1988年陈中伟院士为我院骨科成立揭牌,骨科经过二届的上海市重点专科,三届区领先学科,现为区高峰学科。我院骨科在几代人的努力及卫健委、中山医院的帮助下,骨科从原来的24张床位到现在的三个病区134张床位。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是我科的特聘专家,科室内共有37名医师,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12名。现骨科分为五个亚专科:创伤科,脊柱科,手足外科,关节科,运动医学科,亚专科初具雏形。骨科今年门诊量近19万人次,手术量达5200台,三四级手术占比近70%。
创伤专科以诊治四肢骨关节创伤为主要临床任务和研究方向,担负着青浦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多发、严重创伤抢救任务,年手术量达2000台以上。创伤骨科于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重点专科。近年来学科规模逐渐扩大,医疗、科研、教学同步发展,学科医疗技术特色鲜明,在肢体严重创伤的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以四肢骨关节损伤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为技术特色,在严重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四肢长干骨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综合治疗等疾病的诊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已开展四肢长干骨骨折的微创治疗技术、复杂关节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复杂肢体开放性损伤的分期治疗技术、复杂关节周围损伤的骨与韧带一期修复与重建技术、骨盆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包括累及肩胛盂的肩胛骨骨折、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踝关节Pilon骨折、足部Lisfranc损伤的手术治疗,部分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创伤骨科不断走向专业化、微创化、个体化、精准化,学科注重将损伤控制理念、微创理念、计算机辅助骨科、加速康复外科等新理念应用于创伤骨科的诊疗中。开展老年髋部骨折的研究,建立了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大大缩短了患者术前等待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很大程度提高了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柱专科是骨科的重要亚专科之一,开展脊柱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十余年。定期邀请中山医院董健教授、李熙雷教授查房和指导手术。年完成脊柱手术逾800例,其中微创脊柱内镜手术近150台,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柱骨折脱位、脊髓损伤、脊柱侧弯、脊柱肿瘤等疾病,手术效果达到本市同级别医院先进水平。脊柱专科目前已经构建完善的人才梯队,其中有正高2名,副高3名,中级职称4人,多人赴国内外知名医学中心交流学习。目前脊柱外科拥有脊柱专用可透视手术床、术中C臂及G臂X线机、冷光源头灯、高速磨钻、显微外科器械、脊柱内镜以及脊柱微创通道等先进手术器械,有力保障了各类脊柱疾患手术的成功开展。针对脊柱外科疾病特点,专科制定了严格而详尽的围手术期规范化诊治流程,比对国家相关疾病诊疗指南制定了严格的术前检查、多科室风险评估、个性化手术方案研讨制定、严密术后护理及康复的一系列手术治疗流程,最大程度降低手术相关风险,确保手术疗效。
脊柱科特色诊疗: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手术、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或后纵韧带钙化的颈后路椎板开门成形术、脊柱侧弯、各类脊柱微创技术(微创椎间盘镜、小切口腰椎后路手术、微创下椎体成形术及椎间孔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各种原因导致的重度脊柱畸形及重度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
关节专科有完善的人才梯队,其中有正高2名,副高1名,中级职称6名。已开展髋、膝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疾病的诊治,各类人工关节置换年手术近300余台(全膝关节置换近100台,髋关节置换200多台),包括全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单髁表面置换术。百岁左右高龄患者关节置换达数十例。定期邀请中山医院郭常安教授、姚振均教授及第六人民医院陈云苏教授指导手术。近期开展DAA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这手术的解剖显露与传统的入路完全不同,术中不损伤肌肉,术后稳定性更好,并且有着更好的早期恢复效果,术后第一天就可下床行走,有恢复快,住院时间较短等优势。
运动医学科有副高1名,中级职称1名。已开展手术包括关节镜下膝半月板成形、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软骨下成形、髌骨脱位、腘窝囊肿切除及关节镜下肩袖损伤、长头肌腱损伤重建及修复,年手术量近300台。
随着本区工业化的升级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手足外科作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的年轻亚专科,成立于2021年1月,有正高1名,副高1名,中级职称2名。手足外科目前各类急诊和择期手术年完成量逾600台,已经广泛开展了断指再植、肌腱神经的修复重建、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周围神经病变修复等一系列专科手术,并联合康复科对手足外伤的术后康复制定系统的治疗方案,初步制定了手足外伤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疗效果达到本市同级别医院先进水平。手足外科成立以来,开展断指再植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方面的院级新技术研究2项,多人次参加显微及修复重建专业学术会议,不定期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专家学术指导,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亚专科的个体化及精准化发展。目前手足外科正努力奋斗,朝着更高目标前进。
普外科
普外科现有医师41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18人,硕士生研究生导师2人。科室率先在青浦地区将腹腔镜技术和内镜技术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治,近三年开展了多项高风险、高难度腹腔镜技术,扩大了普外科腔镜的手术范围,双镜及三镜联合治疗胆系结石的应用属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开展内镜下治疗胆管结石(ERCP)及胃肠道良性肿瘤的内镜治疗。
(一)腔镜微创手术:先后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脾脏手术、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及乳腺、甲状腺微创手术等多种微创手术,尤其开展两镜、三镜联合手术(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系结石,积极推广微创理念、微创技术。
(二)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治疗:在诊治胃肠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小肠肿瘤、胃肠间质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胃切除、近端胃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及多脏器联合切除手术的广泛开展,使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治疗手段不断丰富。同时,也使晚期肿瘤患者有了重获新生的机会。手术及放化疗的一体化诊疗流程,使肿瘤患者享有从首诊负责到全程负责的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
(三)肝癌、胆管癌、胆囊癌及胰腺肿瘤的综合治疗:早中期肝癌的肝叶、肝段、半肝切除术,肝癌的生物免疫及基因治疗,晚期肝癌的冷冻及微泵化疗、栓塞,肝巨大血管瘤及其它良性肿瘤切除术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胆管癌、胰腺癌根治术及减黄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或生活质量,达国内先进水平。
(四)乳腺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到现在的保乳乳癌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为乳腺癌患者制定个体化、规范、系统的综合治疗方案,有效提高生存率。
(五)甲状腺外科:针对疑难甲状腺病例,提供个性化、规范化的诊疗方案,从而达到良好的术后效果。采用甲状旁腺保护技术及甲状旁腺移植技术,避免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血钙的发生。
(六)创伤重症:创伤重症是普外科的重要领域,近年在治疗严重复合伤、急性重症胰腺炎、感染中毒性休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近5年来成功申报6项市局级课题,8项区科委卫健委课题,8项院级课题;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在市卫健委、区政府、区卫健委以及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山医院总院的带领下,成功举办了三期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胆胰十二指肠区域疾病诊治进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检验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检验科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公园东路1158号。2015年11月成为青浦区区域临床检验中心,承担辖区朱家角人民医院、精卫中心、妇保所、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分中心的临床检验工作,是一个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实验室。2021年通过ISO15189国际质量认可实验室,2023年成为青浦区领先学科。
在国家新医改医联体分级诊疗背景下,青浦区区域临床检验中心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检查、区域内解决检验结果互认问题、助推分级诊疗等方面成效显著,探索出一条检验医学发展的新模式。2019年在上海市率先启动区域内检验结果同质化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实现区域内医学实验室检验同质化管理平台全过程质量监管,提升了各医疗机构实验室整体检测质量和服务能级;主编人卫教材《区域医学检验质量同质化建设与管理》,多措并举助力医学检验互认。2021年5月,青浦区区域临床检验中心继续探索创新,联合吴江、嘉善、安徽、上海等兄弟单位成立了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检验中心检验联盟,立足青浦区,辐射周边地区和长三角。通过人工智能(AI)、实地参与临床工作等形式对联盟单位进行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方面的技术指导,建立了统一的长三角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标准,形成了“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检验中心青浦模式”特色。
近年来获得全国十佳白求恩式检验科、复旦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青浦区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荣誉,连续多年获得院“先进科室”表彰。拥有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1名,青浦区拔尖人才1名,上海市十佳医技提名奖1名、复旦大学“优秀医技工作者”1名、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第1期青年英才1名、青浦区工匠1名、复旦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名、青浦区业务能手10名。
检验科共有70名员工。其中硕士生导师1名,硕士10名,检验医师3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科室总人数的61%,正高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名,副高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名,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2名,中级以上职称占科室总人数的57%,是一个人才结构、学历和职称分布基本合理、团结协作、富有创新精神和凝聚力的高素质服务团队。
实验室面积2259平方米,仪器设备总资产超3000多万元,开展包括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体液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质谱检验、临床分子检验等亚专业在内的各类检验项目400余项。23个生化项目通过Westgard sigma VP国际质量认证。是连续多年的市质控督查优秀单位。
近几年,检验科先后承担了蚌埠医学院、健康医学院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临床带教、论文带教工作,近年来累计带教实习生30名,进修生5名。近年来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4项,主持蚌埠医学院自然科学项目3项,市科委、市卫健委课题6项,区科委、区卫健委及院级课题30余项,累计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及SCI文章60余篇,主编高校教材2部,科普书籍1部,参编著作1部,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举办市级、区级培训学习活动30余次,国家级及市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在医、教、研及科室学科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实验室精益管理、区域检验中心建设、肿瘤免疫学实验室诊断,担任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委员、区协作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康复医学会检验与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二届检验医学分会管理学组副组长,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区域检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卫生健康人才评价题库建设专家,上海市科学技术专家库成员,第四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检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装备协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审稿专家,Clin Chim Acta (CCA)杂志特邀审稿专家、CNAS技术评审员等学术职务。
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为青浦区领先专科,现有医师13名,糖尿病专职护士1名。聘任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小英教授为科室学术带头人,中山医院前副院长高鑫教授为科室特聘教授。科室现有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 1 人,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 1 人;教授1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博士2人,硕士学位及以上占比80.0%。
科室开放病床33张,设置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及治疗室,糖尿病患教室及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办公室等。常年开设糖尿病,甲状腺,骨质疏松等专病门诊。科室拥有踝肱指数检测仪,糖尿病神经病变测量仪,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等多台诊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先进设备,进行胰岛功能和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评估,开展糖尿病足清创。常规开展禁水-加压素试验,生理盐水确诊试验(卡托普利试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GnRH及ACTH兴奋试验,胰岛素低血糖试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等检查术。
内分泌科坚持把医疗质量和服务放首位,持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在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及肥胖、痛风等慢性代谢病方面诊治规范,依托移动医疗技术开展院内外血糖管理和治疗指导。主要诊治范围还包括:垂体、甲状腺及肾上腺疾病、内分泌高血压、性腺发育异常、代谢性骨病和胰岛素抵抗-卵巢等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近年来,科室诊治了卡尔曼综合征,鞍上生殖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甲亢危象,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甲旁亢,Cushing综合征,原醛等多例内分泌罕见病和疑难杂症。逐渐成为立足青浦,辐射长三角的内分泌及代谢病诊治中心。2019年科门诊量8.7万人、出院患者1020余人次。
科室主持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3项,国家教育部项目1项,上海市卫计委面上项目及中华医学会课题3项,区级课题12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在全国内分泌疑难病例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2年通过国家临床药物试验(GCP)资格评审,已开展国家临床药物试验项目20余项。参与上海市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等多项临床研究。科室培养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多名,承担复旦大学医学院、蚌埠医学院和南通大学医学院理论教学任务,是上海市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2人获复旦大学-哈佛医学院教师培训计划项目资助。科室15人次获评青浦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浦工匠”“区域名医”“优秀学科带头人”“医苑新星”“业务能手”“医院徐熙春医学奖”等多项个人荣誉称号。
药剂科
药剂科现有在职药学人员63名,其中主任药师2名,副主任药师8名,主管药师33名。学历层次为硕士研究生12名,本科45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在职人员的90.48%,硕(博)士研究生占在职人员的19.05%。
药剂科主要负责全院的药品供应与调剂、药事管理、临床药学、药学教育与科研及临床用药合理性监测与指导等工作。科室设有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传染科药房、发热门诊药房、儿科药房和门急诊输液中心(OUIVA)、住院药房及手术药房、中药房及中药库、西药库房、住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PIVAS)、临床药学室及药学情报室、审方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药房、医学伦理办公室、药理学教研室、药理实验室(筹)、临床药学工作室及上海市社区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等多个部门。
药剂科在吕迁洲教授、唐扣明主任药师的指导与带领下,导入先进科学管理理念,并结合药剂科原有管理模式,逐步调整人员、室组及布局结构,形成了医院药品供应管理、药事管理和药学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这一管理模式在医院“创三”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近年来,药剂科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以及各部门相互配合的方式来协定各部门的药品供应目录,形成以医院药品“三级”管理目标为中心的、上下左右紧密衔接和协调一致的目标体系。同时,对各相关部门药品的流通、使用及库存环节实施全程化、逐级化、动态化和数据化管理,全科实行药品实库存管理,避免了药品的流失和浪费现象。结合医院具体情况,相继修订了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抗菌药物品种目录、医院处方集、麻/精药品目录、高危药品目录、相似药品目录及贵重药品目录等,健全了各项药事规章制度、标准操作流程和人员岗位职责,建立了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工作制度,完善了党风廉政与行风建设相关的药事管理制度等。大力开展前置审方、处方点评和加强临床药学工作,加大临床合理用药监测力度,严查不合理处方(医嘱),持续降低全院药占比,切实减轻了患者用药的经济负担。
作为青浦区药事管理质控组长单位,药剂科在上海市临床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的指导下,秉承质量持续改进的精神,带领全区各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医院药事管理。通过建立药事管理技术标准和举办药学继续教育学习班,提高全区各级医疗机构药品流通和使用过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特别是特殊药品(麻醉、精神、高危药品)的管理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在区内真正做到引领带头作用。
药剂科积极开展药学教育与科研,2018年医院批准药剂科成立药理学教研室,独立开展临床药学教育,为今后药学本科教育与继续教育提供坚实基础。在药学科研方面,近年来药剂科先后获得上海市卫健委面上项目和青年课题项目、青浦区科委发展基金项目、青浦区卫健委课题项目、复旦大学医学院教育课题项目、上海市药学会医院药学基金项目及院级课题项目共计50余项。SCI与核心期刊发表医院药学专业论文数稳步增长。学科建设方面,2015年药剂科获青浦区卫健委“特色专科”建设1项和“学科带头人”培养1人次,2名临床药师入选青浦区“医苑新星”;2019年获青浦区卫健委学科带头人(提名)培养1人,“医苑新星”培养5人,先后有13人荣获青浦区卫健委业务能手称号。2017年获得青浦区第二届名师工作室(唐扣明临床药学工作室),2018年获得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区属)项目建设立项,并于2021年5月挂牌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2023年第五轮区卫健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建设中获“领先学科”1项、“学科带头人”1名、“医苑新星”4名。
2013年至2018年连续6年获得“上海市临床药事管理优秀单位”称号;2015年、2019年急诊药房荣获上海市“优秀服务示范窗口”称号;2016年、2018年、2020年门诊药房三次荣获上海市“优秀服务示范窗口”称号;2021年发热药房荣获上海市药学会颁发的“优秀服务示范窗口”称号;2020年获得“上海市青年药师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2021年、2022年获得“上海市青年药师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上海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中国临床药师论坛”二等奖等,2023年上海市首届药学科普大赛一等奖、优胜奖等。
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是内科的主要科室之一,目前开放床位52张,现有医师17人,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8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14名。年门诊量120000余人次,年住院量2000余人次,年胃镜10000余人次,年肠镜2000余人次。设有幽门螺杆菌门诊、便秘门诊、脂肪肝门诊等特色专病门诊。
消化内科现开展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包括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轻症及重症)、消化系统肿瘤、消化道出血,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损害、腹水、肝硬化肝性脑病等,尤其在非传染性肝病、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等有丰富诊疗经验,每年成功救治肝衰竭患者数百例。在胃、肠、胰腺疾病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及内镜诊疗方面在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为青浦及周边地区的胃肠病、肝病的诊治及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目前消化内科开展的技术项目有:13C/14C呼气试验检测,为胃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提供简便快捷的方法。胶囊内镜检测: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及各种原因的小肠病变的检查提供简捷有效的方法。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对预防再次出血有积极的疗效。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对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损害的诊断,慢性肝炎的分级及治疗都有很大意义。24小时PH监测: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胃肠传输时间检测:有助于明确功能性便秘的分型,提高便秘的治疗效果。内镜下息肉治疗:EMR、ESD等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内镜下早癌的诊治:为早期胃肠道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更好的机会。
科室人员积极申报各级课题,近五年承担市级、区级课题数项,其中市卫健委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区科委项目4项,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并有多项科研成果通过省、市科技厅鉴定。科室有品牌项目“‘肠’享人生,携手‘胃’来”,积极推广消化健康科普知识,2022年荣获“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承担市卫健委科普专项项目2项。消化内科每年主办国家级或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2项,每2周开展科内业务学习,包括最新研究进展、指南学习等,每月举办一次疑难病例讨论,每月一次教学查房,每年举办数次学习交流会,促进与其他临床科室以及各级医疗单位的学习交流。
我科承担多项教学任务,包括蚌埠医学院和南通医学院本科生的理论授课及临床见习、带教任务,全科规培、助理规培的临床带教工作,以及进修医师的培训工作。每月进行教学查房一次,病例讨论一次,小讲课二次,教学经验丰富。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为独立的临床二级学科,主要诊治范围包括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等)、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锥体外系疾病(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舞蹈病等)、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周围神经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各种头晕头痛、眩晕及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等,同时与青浦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心理科合作进行各种神经症(焦虑、抑郁等)、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神经内科成立于2011年,目前拥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2名,住院医师3名,脑功能室技师1名,肌电图技师2名。其中1位具有博士学位,18位具有硕士学位,3位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作为教学医院临床科室,除了承担青浦区人民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任务,还承担着蚌埠医科大学、南通医科大学本科医学生见习实习、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全科骨干医师培训等教学任务。此外,作为分中心,参与多项省部级、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
神经内科开放床位54张,设有门诊、病房、肌电图室﹑脑电图室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室、DSA手术室,以及独立的急诊卒中中心(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每年救治大量脑卒中、脑炎、脊髓炎、癫痫持续状态等危急重症患者。可开展常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重复电刺激及常规脑电图﹑脑血流图﹑TCD微栓子监测、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年门诊量8万多人次,年出院病人1500余人次。除开设普通门诊,还开设有脑血管病﹑癫痫、记忆障碍及帕金森病等专病门诊。
神经内科为青浦区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是首批上海市脑卒中救治中心及中国卒中联盟卒中中心成员,承担青浦区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社区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承担基层医师和乡村医师卒中救治转诊培训工作,规范全区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目前科室已成立7*24h卒中急诊救治团队,建立脑卒中急诊救治绿色通道,高质量开展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直接动脉取栓及症状性颅脑动脉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神经内科作为青浦区卫健委特色学科,已完成上海市卫健委课题2项,区科委课题4项,院级课题3项,获区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在研区科委课题4项,参与复旦大学老年医学专项支持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上海市科委﹑中山医院﹑曙光医院及中国卒中学会等多项临床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神经内科持续推动全方位学科建设,2024年引进旅美学者刘明媛教授,在其带领下,以“厚德 严谨 务实 创新”的院训精神为指导,以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医疗中心、发展亚专业和重要专病为抓手,以术业专精、医德高尚的优秀中青年医师为人才优势,加强临床诊疗中心、科学教学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建成特色鲜明、梯队完整、医教研均衡发展的区域临床神经科学诊疗与研究中心而努力奋斗。
妇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妇科是上海市青浦区卫生系统领先学科,2016年成为上海市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共有医师15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9名,住院医师1名,硕士研究生11人,住院规培医师6名。科室开展腹腔镜、宫腔镜、阴式手术等各类微创手术,通过内窥镜可进行疾病的检查及治疗,该技术现已进入临床应用的成熟阶段。在各种妇科肿瘤的规范化手术及综合治疗,特别是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规范化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开展了宫颈疾病诊治(电子阴道镜、LEEP刀)、盆底脏器脱垂的盆底锻炼与手术等。开展围绝经期门诊,提供围绝经期保健,老年性疾病的防治等,开展计划生育咨询、无痛人流、高危人流、输卵管通液及复通术,诊治复杂计划生育并发症,开展各种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的终止妊娠手术。科室开展整体护理,建立整体模式病房,在保证病人医疗护理的同时还能得到心理、社会、文化需求的关心与帮助。妇科全体医护人员依托先进的设备、娴熟的技术、温馨的服务,愿为广大妇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014年成立妇产科教研室,科室具备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带教人员,具备硕士生导师及带教能力。自2010年开始承担了蚌埠医学院、南通大学医学院的本科生临床实习轮转带教工作,2013年开始承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学员轮转培训工作。2013年申请获得了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基地,已完成药物临床试验2项。2015年成为了首批国家伊爱基金PAC项目挂牌医院。近五年承担国家卫健委课题1项,上海市卫健委科研项目5项,区科委科研项目5项,区卫健委及院级科研项目数项,发表SCI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
血液内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血液科为第五轮青浦区卫生健康系统重点学科,是上海市郊规模最大的血液专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医联体成员单位,国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规范诊疗示范带教中心,2024年获得GCP临床试验基地资质。血液科开放床位48张(含层流病房),共有医师16名,其中高级职称7名,博士后1名,医学博士3名。多人获得上海市区域名医、上海市及青浦区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青浦区优秀业务骨干等荣誉称号。
科室以恶性血液病规范化的精准诊疗和血小板疾病的诊治为学科两大主攻方向,常规开展恶性血液病MICM(细胞及病理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析、分子生物学)诊断,根椐患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采用规范化、标准化及个体化治疗策略,除传统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外,科室还开展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性血细胞单采、血浆置换、多发性骨髓瘤(MM)及淋巴瘤的多学科联合诊治(MDT)等,显著提高了疾病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治是科室一大特色,多年来对ITP进行了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个性化的免疫综合治疗提高了复发难治性、老年、重症、妊娠等特殊ITP人群的疗效。
在科研方面,科室多人分别获得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或青年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围绕血液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共50余篇。参编《实用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等权威著作。
放射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放射科是青浦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连续四轮),青浦区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复旦大学医联体中山医院放射联盟成员单位,中国医学影像专科联盟理事单位。科室现有医技护等人员7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3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技师2人),中级职称人员29人,青浦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1人,青浦区卫生系统“医苑新星”1人,青浦区卫生系统业务能手30余人次。有10余人次在市区各类学术组织中任职。
放射科各类影像设备齐全,包括3.0T磁共振(MR)扫描仪2台,320排、64排及16排螺旋CT共5台,数字化X线摄片机(DR)及数字化乳腺X线机共6台,移动DR 2台,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PACS)、AI等先进影像设备。
科室先后完成市级科研项目3项,完成和在研区级科研项目30余项,完成院级科研项目16项,获得青浦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开展新技术项目10余项。多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级面授继续教育项目、远程继续教育项目等,承担蚌埠医学院理论授课及实习教学任务。每年培养实习生、进修医师几十名,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科室努力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示范基地,逐渐形成专业特色:心胸血管组以早期肺癌筛查为特色,定期开展肺结节MDT门诊;消化组以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与分期为发展方向;中枢骨肌组以颅脑损伤、脑卒中为研究重点;乳腺组以乳腺癌的诊断为主;泌尿生殖组以泌尿系肿瘤的诊断为研究方向。
多年来,科室先后被评为院“文明班组”、区工会“文明班组”、“工人先锋号”以及上海市“工人先锋号”“模范职工小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病理科
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病理科成立于1971年,经过几代病理人的不懈努力,已形成了一支专业知识较为全面、有一定技术力量的学术队伍,近几年在上海市质控中心的检查中获得较好成绩。2015年、2018年、2023年连续三届为青浦区卫生健康系统“重点学科”。
病理科共20人,人员结构合理,诊断及技术力量较为雄厚。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5名。学历结构方面,有博士3名,硕士7名,是一支团结奋进的团队。
病理科拥有一流的病理设备,主要有光学显微镜、五人共览显微镜、冰冻切片机、全自动脱水机、包埋机、切片机、染色机、封片机,免疫组化机、病理切片数字扫描仪等。此外还有多种中英文专业书籍。
病理科外检工作量大,病种齐全,多年呈持续增长趋势。2023年常规外检病例及细胞学检查均达40000例,可开展各种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DNA倍体分析、基于PCR技术分子检测等项目,能够满足较高水平的临床外检及科研要求。
科室开展业务包括:常规病理、穿刺活检病理、术中快速病理、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脱落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穿刺细胞学、细胞DNA倍体分析、分子病理学检测,细胞块制作及诊断等。
近几年病理科获得上海市卫健委科研项目2项,获得青浦区科委科研项目8项,青浦区卫健委科研项目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等共计30余篇。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是青浦区重点学科,共有医生16名,高级职称占56%,研究生以上学历占75%。年门急诊量超过65000人次,住院患者超过3500人次,各类手术超过3000例。诊疗范围涵盖泌尿系统和男性科常见和多发疾病,已成功开展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及肾上腺各类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每年完成各类泌尿系肿瘤手术超过100例,各类尿路结石手术超过1000例,各类前列腺手术超过300例。泌尿外科主要由三个亚专科组成:
前列腺及男科疾病亚专科:
以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疗为核心,涉及前列腺癌、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强调前列腺疾病规范化诊疗,在本市郊区率先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1470纳米激光前列腺剜切术等,尤其对高龄、高危前列腺疾病的诊疗独具特色。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治方面达上海市先进水平,2020年起率先在郊区医院开展多磁共振/超声图像融合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以开展前列腺癌多学科诊疗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手术。
男科主要负责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症诊治,尤其在勃起功能障碍(ED)诊治方面颇具特色,率先在本市郊区开展勃起功能检测和低能量脉冲超声波治疗ED。
泌尿系结石亚专科:
科室配备了新一代体外震波碎石机、输尿管镜、肾镜、最新型EMS-V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钬激光、泌尿系统X线检查设备、日立彩色超声诊断仪、红外光谱结石分析系统等世界先进的结石治疗设备和手段,逐渐形成泌尿系统结石诊断、治疗、随访、预防一体化的诊疗体系。特别是多镜联合治疗复杂尿路结石效果好,清石率高,康复迅速。尿路结石手术微创化率达98%以上。
尿控相关疾病亚专科:
以排尿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诊治为重点。主要包括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复杂性尿路感染以及神经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治。目前主要开展基于尿动力学检查基础上各类疾病的诊治。尿道悬吊术(TVT,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微创,效果满意,根治女性难言之隐。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提高诊疗质量和就诊满意度,实现医患双赢。
护理学科
1314
神经外科
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神经外科是国家卫健委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青浦卫健委第五轮学科建设“重点学科”培养科室,青浦区脑卒中外科特色专科,上海市颅脑创伤救治联盟单位,长三角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委员单位,中国脑积水中心联盟单位。学科成立于2002年,近二十年来全体医护人员一直秉承“一切为了病人”的宗旨,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室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已发展为上海市内学科规模、技术力量、医疗设施等全面的神经外科诊治中心。荣获:2017-2020年上海市助力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第四届“徐熙春医学奖”学科建设奖提名。
科室规模:科室编制病床35张、开放病床42张,设置神经外科病区、脑外科重症监护病区2个病区;现有医护人员名55名:医师15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博士2名、硕士9名;护士40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7名。专科涵盖颅脑外伤、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神经功能疾病。现科室年出院患者1200余人次,年手术及操作1000台次,神经介入手术300余例,显微手术及神经内镜手术100余例。
高端设备:拥有国内外一流的硬件设施,医院配备3. 0T 和1. 5T两台高端磁共振, 128双源CT, 64层CT, 双平板DSA机1 台;科室拥有德国莱卡手术镜1台、进口史托斯神经内镜手术系统1套、4K高清神经内镜手术系统1套、小金刚开颅动力系统3 套、进口头架1个、法国索菲莎颅内压监护装置5台、呼吸机6台、亚低温治疗设备2台、心电监护仪10台等大型先进设备和一流设施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特色技术:常规开展颅脑损伤、脑出血、脑动脉瘤介入及显微夹闭、烟雾病、脑积水、脑肿瘤、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颅内动脉狭窄等手术。近年来,科室坚持以微创为目标,抓住介入,显微,神经内镜三项核心微创技术,坚持颅脑创伤,脑血管病,神经重症,神经肿瘤,功能神外等亚专科发展思路,形成了以显微-介入-内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技术为学科特色和技术品牌。
神经外科诊治范畴:
1脑血管类疾病:出血性:脑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烟雾病,硬脑膜动静脉瘘,海绵状血管瘤。缺血性:颅内血管闭塞、狭窄,急性大血管闭塞脑卒中。
2神经系统肿瘤:脑肿瘤和脊髓肿瘤。脑肿瘤常见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血管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生殖细胞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脊索瘤、转移瘤等;
3颅脑损伤:外伤性颅内出血(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头皮损伤、颅骨骨折、外伤性脑脊液漏。
4功能疾病: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帕金森等疾病的手术治疗。
5:脊柱脊髓疾病:主要肿瘤和脊柱血管性疾病。脊髓肿瘤主要包括:胶质瘤、脊膜瘤、神经鞘瘤。
6:先天性和后天性异常病变:脑积水,蛛网膜囊肿,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
7:慢性意识障碍促醒
科研教学:近年来全科人员参与全球Enchanted-2/MT研究,获得省部级课题2项,国家卫健委重大课题的子课题1项,区科委计划课题5填,区卫健委计划课题7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7项,近年来在SCI等国际国内杂志发表论文20余(其中SCI 7篇、核心期刊10余篇)。曾获上海市卫生局首届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上海市神经外科青年优秀论文奖,青浦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室人员获青浦区科技功臣,青浦名医,青浦区学科带头人,青浦区卫计委“医苑新星”等称号。
康复医学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的康复医学科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以现代康复医学与传统康复相结合的多功能学科,是青浦区卫生健康系统第五轮重点建设学科。积极参与临床早期康复,骨科康复、神经康复、疼痛康复、心肺康复等亚专科建设初见成效,并积极探索实践我区康复一体化模式。科室现拥有高频、中频、低频、牵引床(椅)、激光、红外线、光子治疗仪、短波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吞咽治疗仪、上下肢等速肌力训练仪、电动起立床、平衡仪、运动心肺康复训练系统等康复设备,开展了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吞咽障碍治疗、关节腔注射疗法、疼痛注射疗法、特色针法、穴位注射、手法引流治疗淋巴水肿等疗法,对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强直性脊柱炎、颈腰椎病、骨关节病的康复治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展了青少年脊柱侧弯、扁平足筛查与康复,小儿斜颈推拿治疗。
科室发扬“团结务实 创新奉献”的团队精神,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康复服务,为建设成为区域性康复医学中心和康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