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日历|世界慢阻肺日】肺系生命,科学治疗慢阻肺
2023-01-09 14:40:11.0
2022年11月16日是第21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肺系生命”。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简称为慢阻肺)患者近1亿,其中40岁以上慢阻肺发病高达13.7%,已跃升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外的第三大死因。
肺系生命,慢阻肺患者看过来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
慢阻肺常见表现有哪些?
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胸闷和喘息,其中,逐年进行性加重的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
慢阻肺常见危险因素有哪些?
吸烟是最常见的慢阻肺危险因素。其他如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职业粉尘及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免疫功能紊乱、气道高反应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年龄增大等机体和气候因素均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慢阻肺怎么治疗?
①戒烟是关键,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都有利于防止病情发展!
②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以吸入药物治疗为首选,推荐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或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非药物疗法包括肺康复和参与体育锻炼。
③根据情况予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化痰止咳、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拍背排痰、营养支持、功能锻炼等。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会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吗?
根据目前研究,尚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会增加肺癌风险。
新冠疫情背景下,慢阻肺患者建议接种哪些疫苗?
条件允许者建议接种新冠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百白破疫苗等。
急性期症状缓解了还需要药物治疗吗?
需要。慢阻肺药物治疗可用于减轻症状、降低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改善锻炼耐受性及健康状况。
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措施有哪些?
✭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
✭即使病情处于缓解期,也应坚持用药。
✭缓解期如有轻微咳嗽、咳痰,可服用温和镇咳祛痰药物,应避免服用强力镇咳药,因这些药可导致痰液潴留,加重感染和增加气道阻力。
✭若出现气急症状,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缩唇呼吸、递增性呼吸阻力锻炼等。
✭缓解期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并接种疫苗。
(本文作者:潘静)
科学用药,畅通呼吸
慢性阻塞性肺病俗称“老慢支”,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无法治愈,但在科学用药和自我管理下,可以保护受损的肺功能不再继续下降,延缓疾病的进展。
慢阻肺的治疗以日常居家使用吸入药物为主,发生急性加重时需入院接受治疗。在使用药物时,要避免几个用药误区,合理的使用药物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治疗作用。
误区一:觉得症状缓解就停止用药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不能治愈,长期规范的使用药物才能保持现有的肺功能状态,一旦用用停停,支气管得不到有效的舒张,症状如“咳、痰、喘”难以长期缓解,急性加重找上门来,费心费力不讨好!
误区二:发现药物中有激素,“谈激素色变”
有些患者的吸入药物中含有激素,激素可以缓解支气管的炎症,部分患者适合使用含有激素的吸入药物,根据疾病所处的状态,按照医嘱用药,吸入激素的安全性较高,不必谈虎色变。
误区三:用药时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用药时要谨遵医嘱,一天两次使用药物间隔12小时使用,不能觉得疾病缓解了就改变用药的频率,做到科学用药。
误区四:吸入制剂使用不规范
吸入装置的准确使用很重要!吸入装置使用较复杂,需要多次练习。不规范的使用造成药物无法到达肺部发挥作用,即“虽每天用药,实则未用药的情况”。在初次使用或换用不同种类的吸入制剂时,一定要咨询医师或药师,学会吸入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本文作者:李曼)
肺部健康关系着生命的安全,了解慢阻肺疾病,戒烟、科学用药与随访,畅通呼吸随时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