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就医指南
  • 新闻动态
  • 名医专家
  • 职工风采
  • 红十字医院
  • 文明创建
  • 健康宣教
  • 人事招聘
  • 科室介绍
  • 住培专栏

急诊缺人!全院支援,撑住急诊!——特殊时刻!青医人用点点星光,汇聚力量!④

2023-01-16 14:48:09.0

       “嘀嘀……嘀嘀……”一阵阵刺耳的警铃声在急诊回响,一个个忙得“飞起来”的“小蓝”在急诊“奔跑”……随着新冠感染患者的快速增加,医院急诊、发热门诊都面临巨大压力。
       发热门诊一天的接诊量为717人次,急诊科则高达1020人次。其中,120救护车送至急诊的患者有70多位,这个数字是平时的2倍多。
       “救护车送来的基本都是老年人,新冠感染叠加流感或者原本的基础疾病,很多老人的病情都是需要留观治疗的。”急诊科的患者中,老年病人占据不小的比例。这些病人全程都要依赖医生和护士的照料,因为人手有限,只能靠急诊护士们高频率地跑动来满足患者的需求。

       “几乎每天都有护士‘阳’,排班人员每天都要更新。很多医护一直撑到最后。我们的护士庄佳怡顶着38.5℃的高烧,没来得及跟我说,一个夜班就接了10多辆救护车,全靠意志力……”急诊护士长徐平说,相较于生病给医护带来的压力,医护们更担心的是感染后自己工作没人顶上。“因为不能来上班,姑娘们会感到内疚,她们会跟我说,徐老师对不起,我也中招了,已经吃药了,我应该挺住的……我说这个病毒真的防不胜防,好好休息,不能硬撑。”作为护士长,徐平对自己的“兵”又心疼又自豪!凌晨的整个急诊,从走廊到大厅,只要能摆下急诊观察床的地方,几乎都被“物尽其用”。
       “你还发烧吗?因为今天又有两个医生发烧请假了。如果你明天不发烧,身体吃得消的话尽量来上班,好哇,发烧就在家休息啊……”看诊的间隙,吉春风副主任和自己手下的医生通了电话。“我就这么点人,今天又有两个发烧了,急诊不像病房,源源不断有人来,重病人来了你必须要启动抢救,同时还要兼顾那么多躺在急诊大厅留观的病人,还有十多个病人家属围着问病情……”依然是那个快人快语、满头大汗的“老吉”,因为没有人手,自己已经顶了3个夜班,他每天在急诊大厅里东奔西走,给科室“调兵遣将”,给病人看病开药,还要应对时不时响起“医生!医生!”的呼喊声,随时迎接突发的抢救……

       “老急诊”的保健科主任周明浩一听到今晚中班迟迟找不到医生支援,二话不说,匆匆扒了几口饭,骑着他的“小毛驴”一路到急诊,“放心吧,这个班我来顶!”他拍了拍“老吉”的肩膀,一屁股坐下看诊,迅速诊断、写病历、开药、安排住院……一直到深夜才回家。第二天又出现了临时性中班缺医生,依然是那个背着公文包,骑着“小毛驴”的宽大背影匆匆赶来,出现在了急诊内科诊室,这一夜又是深夜回家……关键时刻,这就是青医人的担当。
       “现在我们的医生不够用,我正在到处沟通,今天和急诊科一直在电话,只能随时随地协调人员。”医务部周锋副主任(主持工作)说,“刚才我还在动员,看看谁症状差不多了,赶紧返岗,我们现在需要一些内科医生去急诊。虽然于心不忍,但是再困难也得想办法!医院已发动全院各科室来收治急诊和发热病人。”话语间带着不停地咳嗽声,高烧的周锋也只给自己休了一天假。
       除了协调急诊收治的“扩容”,医务部还承担着为急诊留置病人寻找“出路”的工作。周锋这两天最烦心的事是,需要在组织联合查房的同时,不停地联络落实病人的去向。“因为人手紧张,医务部牵头,在钱进副院长和杜春玲副院长的带队下,由相关科室主任组成联合大查房,亲自一个个地查看留置病人病情,一个个地和不同部门沟通收治问题,有时候有突发情况,商量好的又有变数……”内分泌科是第一个积极响应全院空余病床统一调配收治急诊和发热门诊的科室。“要解决目前急诊的就诊高峰,需要盘活医院的病房、ICU等一系列储备资源。我们科室在特殊时期,为了在有限的资源里尽力满足需求,尽最大努力灵活变通。”内分泌科张敏主任说。
       每天在岗人数的实时发布,每天全院空床数的实时报送,每天医生返岗人数的实时更新,每天库存物资的实时清单……不仅仅是一线,行政科室也在默默坚守着。
       没有谁是天生的英雄主义,职责所在他们因而无畏前行。疫情是一场考验,医疗战线和普通市民都是战士。小编呼吁:如果你在急诊室等候时间有点久,你要相信不是医生护士不努力,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生命拯救我们的生命!特殊时刻,请对当下医务工作者抱以最大的理解!

■宣传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公园东路1158号,201700 联系电话:67009999、69719190 沪ICP备06051247号 沪卫(中医)网审〔2013〕第1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