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硝烟的保“胃”战
2023-01-28 09:23:34.0
最近一个月,丁老爷子一直觉得胃部隐隐约约不适,于是到当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胃镜报告显示贲门处有一片病变的粘膜,取了活检提示“中-重度异型增生”,严格意义上讲就是我们所说的早期胃癌。由于病变的位置比较特殊,在食管和胃连接的贲门部,如果外科手术的话需要把整个胃切掉,这可把丁老爷子吓坏了,连忙到我院内镜中心严斌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就诊。严医生认真地看了丁老爷子所有的检查报告,建议他住院之后再次做胃镜评估一下病变的情况,再决定有无内镜下切除的可能性。
(丁老爷子的第一次胃镜报告图片)
丁老爷子办理入院后,严斌主任医师马上为其安排了无痛胃镜检查,并用放大胃镜和染色内镜仔细地观察了病变粘膜的形态、边界等情况,同时重新取了几块组织做病理检查。第二次病理结果如大家担心的那样,提示为粘膜内癌。严医生结合腹部CT报告,综合评估了丁老爷子的全身状况,决定为其做早癌的内镜下切除,也就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术)。
(放大胃镜及腹部CT的图片)
为了确保病变的粘膜被完整干净地剥离下来,严医生联系了中山总院的教授作指导,在麻醉团队和护理团队的配合下,历时一个多小时,一片直径约5厘米的病变粘膜在内镜直视下被完整地剥离下来,手术非常顺利,术中也几乎没有出血。丁老爷子在术后第5天就拔除了胃管,术后一周恢复良好,出院回家。出院之前,丁老爷子拉着严斌主任医师的手,“感谢严医生帮我做了内镜下手术,让我保住了自己的胃,身上没有切口,痛苦小还恢复快。”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关注胃肠道健康,并重视胃肠镜的检查,胃肠道早癌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内镜下技术治疗胃肠道早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患者痛苦小、花费少,能够大大缩短住院时长、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不过,能否进行内镜下手术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理结果、超声内镜及影像学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估。
■邢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