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阳过”了,你的心理“阳康”了吗?
2023-02-22 09:51:39.0
经历过“阳过”、“阳康”,人们逐渐回归工作岗位,但生活并没有像大家的期待一样,在抗原恢复一条杠的时候也完全回归正常。有很多人虽然身体渐渐恢复,但心态上却出现了问题,心有顾虑,担忧重重。
新冠感染是一个与健康有直接关系的负性事件,每个人在经历这样的事件后都会有一些情绪表现。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的康复,都需要一个慢慢复原的过程。
常见的负性情绪有哪些?
焦虑:被疫情和新冠感染打乱生活节奏带来的焦虑,直面生活中的变化带来的焦虑,弥漫的社会性心理焦虑等。
对“后遗症”的担忧恐慌:部分人“阳康”后仍会感到胸闷气促、乏力疲倦,甚至有胸部疼痛、心慌心悸、全身不适等相关症状,由于担心症状会持续存在,有的人会反复就诊检查,愈发对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更增加了对健康担忧的心理负担。
内疚自责:“阳”后使家人朋友因自我隔离、感染等各种原因生活节奏被打断,尤其看到周边越来越多人陆续出现身体不适时,容易陷入内疚自责之中,担忧是否因为自己传染了其他人、影响了工作,会因担心周围人的责怪、不理解,出现社交上的自闭退缩,影响回归正常生活轨道。
怀疑:由于感染后高烧、全身疼痛、刀片嗓等不适记忆的影响,有部分人会非常担心“二次感染”、“复阳”,怀疑生活环境中存在病毒、怀疑周围的人都是不安全的“小羊人”,把自己防护到每一根头发,出门反复检查自身个人防护,对周围环境过分消毒。
身体和心理是健康的两大组成部分,出现以上的这些情绪和行为表现,需要引起重视。只有身心一同调节才能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节奏,全面投入工作学习。
可采取哪些应对方法?
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充足的营养、规律的睡眠作息在新冠感染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更能让我们尽快重建生活秩序,获得内心的安全感。
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也是一种可以让我们放松下来的方式。寻找一个安全舒适的位置,调整一个自己感到舒服的姿势,可以把自己的肚子想象成一个气球,吸气的时候肚子像气球一样被吹满气体,随着吸气的深入,“气球”逐渐鼓了起来。吸到不能再吸的时候,慢慢把气体从肚子里一点一点释放出来,就像气球的气被放了出来。尽可能把整个过程控制缓慢一些,每天坚持练习,每次坚持5-10分钟。
蝴蝶拍:作为一种情绪调节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放松长期呆在室内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增加我们内心的力量,使我们的心理恢复到安宁稳定的状态。具体步骤:将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中指尖放在对侧锁骨下方,指向肩膀的方向,闭上双眼。然后,将你的手想象成蝴蝶的翅膀,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缓慢地、有节奏地交替摆动你的手 。缓慢而有节律的呼吸,将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和你身体的感觉上,回忆一下过去生活中让你感到愉快、有安全感的情景、体验。让这些回忆自由地流淌在你的身体中,你的脑海里,静静地体验它们带来的感受,让缓慢而轻柔的拍打附和着,随着感受的流动。
此外,渐进式的肌肉放松或者正念冥想等都是不错的放松方法。任何放松的训练都是在帮助大脑建立新的良性刺激源,新的刺激源建立需要时间,短期可能效果并不显著。放松情绪的方法坚持三周以上,会感受到不错的效果。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身体的康复需要过程,在此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容易降低,接受自己这样的状态,花一些时间来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看花、养鱼、看书、听舒缓的音乐等,有助于情绪放松、增加心理弹性。
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循序渐进开始一些适度的、相对温和的运动,如太极、八段锦、拉伸运动、散步等,有利于锻炼肌肉,帮助体力恢复。
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如果自我调节后仍感觉存在较多的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无法很好地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可以到医院进行咨询就诊。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阳过”后就开始疏于防护,认为“身体里已经有了抗体”、“一段时间内绝不会被感染”。事实上,感染一次并不能等同于注射“疫苗”,新冠病毒还在继续变异,感染风险也依然存在,防疫工作依然不可懈怠。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应当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相信只要积极面对,保持乐观,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只是时间问题。
■蒋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