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提升免疫的好方法
2023-02-22 10:21:31.0
艾灸疗法就是用艾叶艾绒为媒介,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烧灼温熨,借助其温热及药物的刺激作用,通过经络的循行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温中益气、祛寒除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功效,最终达到提高免疫力,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医学入门》中记载:“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在我国传统医疗中,艾灸在防治瘟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历代医家所青睐。
古代用艾作为防疫措施有两种方法:
一是把艾点燃用其烟进行空气消毒防疫。
二是通过灸相应的穴位增强人体免疫力,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目的。
中医艾灸适应症
艾灸疗法适应症广泛,可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疾患,尤其对寒证、虚证尤为适宜。以下疾病,均能以艾灸为主或辅助治疗:
①从证候上看,中医表现为寒证、虚证、湿证、瘀证者均有疗效,尤其是对某些久病、慢性病更能体现艾灸疗法的优势(如阳康后气短乏力等)。
②各种疼痛疾患,如颈肩腰腿痛、强直性脊柱炎、肌筋膜炎痛等。
③内科疾患,如感冒、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失眠症、月经不调、痛经等。
中医艾灸疗程
施灸时间:一般为每次30分钟左右,8次为一个疗程,每周1-2次为宜。具体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调整。
中医艾灸注意事项
①大怒、大恐大惊、情绪不稳、过劳过饱时禁艾灸。
②皮肤过敏者、孕妇、经期不宜艾灸。
③严重心脏病、局部红肿热痛慎灸。
④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⑤艾灸时出现头晕,恶心,惊慌出汗,颜面长白,是为晕灸,立即停止艾灸,或适当开窗通风。
⑥施灸期间注意防止烫伤。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1:30;13:30~17:00(节假日除外)
门诊地点:门诊(1号楼)四楼西面针灸科
■曹高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