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慢阻肺生活,无论何人与何地” ——我院举行第19个“世界慢阻肺日”义诊活动
2022-08-26 13:00:05.0
今天(11月18日)上午,由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阻肺学组、上海市慢阻肺联盟主办,以“改善慢阻肺生活,无论何人与何地”为主题的第19个“世界慢阻肺日”义诊活动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专家诊区如期举办。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朱惠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金先桥教授、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周敏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静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揭志军教授、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学院韩锋锋教授、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徐凌教授、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张峰英教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李凡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周伊南教授及我院副院长、呼吸内科杜春玲主任为来院的市民提供免费义诊,本次活动还为有肺功能检测需求的市民提供现场免费检查。
我院杜春玲副院长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随着发展中国家吸烟率的升高和高收入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慢阻肺的患病率在未来40年将持续上升,预测至2060年死于慢阻肺及其相关疾病人数将超过每年540万人。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公众对于慢阻肺的疾病认知,加强其对慢阻肺长期管理的认识,达到改善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目的,在“世界慢阻肺日”举办这样一场活动,的确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朱惠莉教授接受采访时说:慢阻肺的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慢阻肺的诊断需要靠肺功能检测,但是在许多地方,肺功能检测比例较低,在我们国家还未超过22%。这种情况说明慢阻肺在我们国家还存在一定的漏诊率,这些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在“世界慢阻肺日”开展义诊,希望能够提高慢阻肺在广大人群中的认知度,让一些患者得到规范的治疗,也能让市民清楚知道,在哪种情况下,应该要来医院看病。将疾病的相关知识普及到社区,从而有利于慢阻肺的预防和控制。
“我患有‘老慢支’已经十多年了,前几天我女儿从医院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今天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有义诊活动,现场还有很多上海专家可以咨询,我昨晚就整理好了所有的病历和检查报告,今天特地起了个大早,转了两部车到医院,这才赶上了义诊!”李阿姨手里提着病史资料,坐在义诊台前高兴地说着。
据统计,此次义诊共进行慢阻肺健康宣教106 人次;发放健康宣教资料130份;提供免费肺功能检测29人次。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