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完成首例持续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介入治疗
2022-08-26 13:10:01.0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个房子;心脏壁上布满了电路;房颤就是最常见的心房电路紊乱现象;心律失常,心跳时快时慢;心悸、眩晕、气促随之而来……
73岁的蔡奶奶又因胸闷、气促(心功能不全)入院,2年来多次因为房颤来院的她非常焦虑,希望医生能为她手术治疗。
经检查:蔡奶奶CHA2DS2-VASc(卒中风险)评分5分,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3分,食道超声及左房CTA左心耳无附壁血栓,结合高危卒中和出血风险,以及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心内科团队进行病例讨论,得出蔡奶奶有行房颤射频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手术指征,无相关禁忌症。与家属详细沟通了病情及手术的利弊,“医生,您说得非常详细,我们完全理解也非常信任中山青浦分院心内科,2年来我母亲的生活质量很差,心情焦虑,我们小辈看着很心疼,希望手术能改善她的现状。”家属说。
2020年12月3日,蔡奶奶被护送进了手术室实施“一站式”介入治疗。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知名电生理专家聂振宁教授的指导下,手术由我院心内科刘海波主任医师、张政副主任医师、王韦副主任医师共同完成。
手术分两步完成,先行射频消融术,穿刺右股静脉行电生理检查示持续性房颤,穿刺房间隔,行左心房及肺静脉解剖重建,行双侧环肺静脉隔离术,蔡奶奶恢复窦性心律。接着行左心耳封堵,根据术前食道超声和左房CTA左心耳形态和大小,并结合术中左心耳造影影像,选择27mm Wathcman,植入后左室造影确定封堵器位置良好,无分流,压缩比25%,牵拉稳定,符合PASS原则,手术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
短短100余字的手术过程描述;背后蕴含的;是博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是责任与担当的充分诠释
相关链接: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心律失常,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在75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患病高达10%以上,而房颤是发生卒中以及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导管消融是目前指南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其尚未能作为有效的心源性卒中预防手段而得到认可;而经皮左心耳封堵技术则为卒中高危、不能耐受长期抗凝的房颤患者更好的选择之一。这种联合“一站式”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好, 可改善房颤所导致的心功能不全,降低卒中或血栓栓塞事件, 且不增加手术风险,同时可以减少患者对二次手术的恐惧。
此次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介入治疗,系我院首例,亦是我院心血管介入团队在房颤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充分体现了我院在该治疗领域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随着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将会使本区域更多的房颤患者从中获益。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