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医疗】成功减重160斤后的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2023-08-21 10:32:35.0
2年前,身高180cm,体重430斤的23岁小伙小胖(化名),BMI一度达到65Kg/m2,走起路来气喘吁吁,极度肥胖的体重使得他的下肢关节出现变形,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小胖渐渐意识到,假如无法控制体重的增长,肥胖将直接威胁到自己的生命。于是他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找到了减重与代谢病外科严斌主任医师。通过与小胖和家属的详细沟通,严斌医生了解到肥胖问题已经困扰小胖数年,虽已尝试过多种减重方法,但最终都以体重反弹、失败而告终。
面对小胖的困扰,严斌医生迅速组织起院内内分泌科、呼吸科、营养科、麻醉科、骨科等相关科室对小胖进行综合评估,排除继发性肥胖后,为小胖选择了腹腔镜袖状胃手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LSG)。在麻醉、护理等团队密切合作下,小胖顺利完成手术,并在术后为他制定了详细的饮食、随访计划。
2年后,严医生通过随访得知,小胖已经减重160斤,现体重270斤,BMI41.7kg/m2,通过公式计算,小胖总减重百分比(Total weight loss, TWL)和多余体重百分比(Excess weight loss, EWL)分别为36、69。
小胖表示,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经常与好友一起规划旅行,还找到了心仪的女友,越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能够进行一些低强度的体育运动,之前肥胖的烦恼好像都解决了。
普外科严斌主任医师解释,术后小胖的心肺功能、下肢关节负重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主观上表现为从手术前快速行走后的气喘吁吁,到目前可以随时随地参加低强度体育运动,如慢跑、跳绳等。客观上表现为脂代谢、生化指标达到正常水平。严斌医生再三强调,理论上来说,他虽然达到了减重成功的标准,但目前的体重距离理想体重仍有一定的差距。科学发展到现在,任何一种减重方式都不能做到“一劳永逸”。减重手术只是个开始,给肥胖患者提供重新面对人生的机会,术后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慢慢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运动等生活方式和定期的随访对保持健康,“享瘦”的生活同样重要。
肥胖与代谢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癌症、抑郁、不孕不育等均密切相关。体重每增加1Kg,糖尿病发病风险升高9%,BMI每增加5Kg/㎡,冠心病死亡率增加30%。有研究表明:减重 带来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降低,在超重/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仅在体重减轻≥10%的患者中发现了(MACE)风险的显著降低。规范有效诊治及管理肥胖刻不容缓。
肥胖症多学科联合诊治MDT优势
1.精准施治,量身定做个体化营养运动方案,联合药物治疗与减重手术治疗,防治并发症。
2.合理整合医院医疗资源,“一站式”诊治患者疾病,提高就医体验和患者满意度。
3.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及科研能力,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和亚专科建设,扩大科室影响力。
4.多科协作诊疗,深化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5.提高超重/肥胖患者体重控制率和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患者血糖达标率。
6.降低超重/肥胖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肥胖患者的生活质量。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肥胖与减重相关医学知识,请至我院肥胖症多学科联合诊治(MDT)门诊,由专家现场为您解答。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