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药”你知道】感冒药大揭秘①
2023-09-18 14:08:22.0
感冒药的组成和命名
打喷嚏,喉咙痒,头痛……这些熟悉的症状是不是让你想到了一个名字?没错,它就是感冒!感冒,老百姓通常称之为“伤风”,它很常见,也很普通,是由病毒引发的,不过多数情况下,它会在一周左右自行消退。
我们都知道得了感冒要好好休息、多喝水、注意饮食,但在恢复的这段时间里,总是要伴随着一些令人不快的症状,比如鼻塞、打喷嚏、流清水鼻涕、咽痒咽痛、咳嗽、头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水泥鼻”“刀片嗓”。这时,感冒药就是我们的后援军,感冒药虽然不能直接杀死病毒,但它们可以帮助缓解症状,让人感觉舒服一些,帮我们顺利度过这段难受的日子,让我们能得到更充分的休息。
接下来,让我们开启感冒药的神秘之旅,了解一下他们的特点!
药店感冒药名称琳琅满目,我们该怎么选择?
绝大多数西药都有2个名称,分别为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通用名称是法定名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而商品名称是生产厂家为了品牌效应自己确定的。因此,同一通用名称的药品,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可以有多个商品名称,譬如通用名称为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药,市场上有“泰诺林”“必理通”“维福佳”等不同品牌。
由于大多数感冒药是复方制剂,所以在感冒药的通用名称命名上面往往取各种组成成分的首字,譬如最常见的泰诺感冒片(商品名称),其通用名称为酚麻美敏片,从这一名称上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其由对乙酰氨基酚(酚)、伪麻黄碱(麻)、右美沙芬(美)、氯苯那敏(敏)四种药物组成。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商品名称叫起来更方便,也更容易记住。所以,在选用和购买感冒药时,千万不要只看商品名,要看清感冒药的成分,避免因含有相同的成分而重复用药。
感冒药成分这么多,分别能缓解哪些感冒症状?
由于感冒引起的症状较多,因此,我们常见的感冒药都是复方制剂,搭配了针对相应症状的各种药物,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成分的功能吧。
感冒药各成分的副作用
凡是药品都具有“两面性”,既能治病,又能致病,古语“是药三分毒”就是指在治疗作用外的不良反应,我们俗称“副作用”。
前面我们介绍了感冒药的组成和命名,现在我们来讲一下感冒药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不良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退烧神器的“陷阱”)
这两种都是解热镇痛药,具有降温、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是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比如恶心、呕吐、胃部烧灼感。如果原先有胃溃疡,可能会加重溃疡,甚至导致出血。用药期间不要饮酒,否则会加重肝肾功能的负担,甚至引发肝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在长期或者大剂量用药的情况下。
伪麻黄碱(鼻塞退散剂的“隐患”)
伪麻黄碱是解决鼻塞问题的成分,有的人在服用之后可能会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眼压的增高;同时兴奋大脑,引起头痛、失眠等症状,男性前列腺肥大患者还可出现排尿困难的现象。由于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兴奋作用,容易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造成影响。为了防止滥用,目前国家对这类药物实施特殊管理,因此在购买时需进行实名认证。
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曲普利啶(抗过敏成分的“难题”)
这类药最大的特点是都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抑制大脑的作用,出现倦怠、嗜睡,所以这类药品对特殊工种,如高空作业、危险机械操作人员的影响较大。对有车一族来讲,会降低驾车期间的集中力,所以,开车的时候需注意,别被这些“催眠师”所影响。
右美沙芬(止咳剂的“双面性”)
右美沙芬属于中枢性镇咳药,镇咳作用显著。正常剂量下可有头痛、头晕、嗜睡、便秘等现象,大剂量使用可产生大脑损伤、失去意识及心律不齐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滥用右美沙芬也可能导致成瘾问题,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
对于复方制剂的组合,在方便大众用药的同时,使治疗作用最大化,不良反应最小化。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复方感冒制剂是相对安全的。但我们也要注意的是:
①不能同时使用几种感冒药。
②不能长时间使用感冒药。
③用药期间切记不能饮酒。
■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