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能治病,亦能致病——一位患者的肾脏冒险之旅
2024-03-14 14:53:00.0
在流感高发的冬季,沈先生,一位患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不幸再度感染。基于以往的经验,他服用了家中自备的芬必得,并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了抗生素治疗。
让沈先生没想到的是,以往没过多久就能痊愈,可这次沈先生却觉得身体越来越不舒服,渐渐的饭也吃不下,还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症状,尿量也越来越少。
倍感不安的沈先生先来到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抽血化验报告提示,他的肾功能不全已经十分严重,血肌酐1620 umol/L (正常57-97umol/L),尿素42.4 mmol/L (正常3.1-8mmol/L ),需要紧急透析治疗!于是,沈先生被安排转入肾内科住院治疗,医生评估了沈先生的病情后,立马安排了紧急插管,进行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
沈先生经过血液净化治疗,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他以前并没有肾脏疾病,为什么突然就肾衰竭了呢?年仅40岁的他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以后脱离不了透析,那无疑会给他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住院的第二天,沈先生出现了消化道出血!他的病情变得更加复杂棘手。为了剥开迷雾查清病因,肾内科白寿军主任团队凭借高超的医术、勇气与担当,决定为沈先生行肾穿刺活检,因为在肌酐如此高的情况下行肾穿刺实属罕见,但这也是查清楚沈先生肾脏衰竭的病因并且可以挽救他的唯一办法。
沈先生的肾穿刺活检顺利完成,病理诊断提示急性重度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明确了病理诊断,白主任依据沈先生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沈先生的肾功能在2周之内基本恢复了正常。
许多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最终可能会很快发展成为尿毒症,并且肾功能再也无法恢复。在诱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中最常见的是药物,而沈先生发生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是他应用的药物。为何只是吃了几粒药就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下面就和大家说说其中的原因。
什么是急性间质性肾炎呢?
急性间质性肾炎是最凶险的肾脏病之一,它是指在肾间质内以炎症细胞浸润和水肿为特征,通常合并有肾功能的急速恶化的一种肾脏病。药物或微生物的抗原会沉积到肾间质,这些外来的抗原会引发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产生的效应性T细胞,导致迟发性超敏反应和细胞毒性。通常只需要1周时间,肾间质内就可以见到纤维化物质形成,对肾脏是一种不可逆的破坏。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调节因子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使肾小管发生损伤。
在肾脏病理上不仅可以见到肾间质病变,还可以见到肾上管损伤的表现。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损伤严重程度常和引发的免疫反应有直接关系。比如说加油站被一个小小的烟头点着了,大火将半个加油站都烧了。现场的严重程度与烟头的大小没有太大的关系,可与现场有多少油,风力、温度以及有没有足够的灭火器等有关。
所以,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产生可能只需要一件微不足道的诱因,而后续会掀起肾脏实质内的惊涛骇浪。
哪些药物会引起肾损害
抗生素:抗生素是最常引起肾损伤的原因之一,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抗生素。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安乃近、非那西汀、依托考昔片等都属于这一类。多种感冒药中也含有不同程度的止痛剂。
肿瘤化疗药物:如顺铂、普卡霉素及部分靶向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等。
抗惊厥药:卡马西平、苯妥因钠、丙戊酸等。
中草药:如马兜铃酸、鱼胆、海马、蜈蚣、蛇毒、含砷类(砒霜、砒石、雄黄、红矾)、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含铅类(铅丹)和其他矿物类(明矾)等。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如维生素D,若剂量过大或长期服用易引起高血钙,严重者可致肾衰竭。
健康建议:肾脏血流量丰富,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也极易受到药物的损害,避免乱服药物、不私自增加药量和增加药物使用时间,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曲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