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夹】卧床半年,她终于站起来了
2022-08-26 13:58:35.0
57岁的蒋阿姨几年前刚退休,平时喜欢旅游、跳广场舞,性格开朗活泼,生活惬意休闲。但近3年来,蒋阿姨开始出现消瘦乏力、食欲减退伴有失眠多梦,性格时而焦虑多疑,时而少言寡语,近半年发展为卧床不起。蒋阿姨在女儿的陪同下四处求医,均不见起效,最后经朋友介绍,找到我院内分泌科张敏主任。张主任询问病史后了解到,蒋阿姨16年前曾因肾上腺肿瘤于上海市某三级医院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多次随访,均提示恢复良好。张主任凭借多年临床经验,考虑蒋阿姨可能罹患了一种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遂将患者收治入院。
入院后,张敏主任团队积极完善ACTH及GnRH兴奋试验等多项上海市三级医院关键医疗技术(推荐标准)检查,结合病史及症状考虑患者肾上腺功能检查虽多次正常,但垂体ACTH明显缺乏,存在肾上腺功能减退临床症状,合并垂体—甲状腺轴和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考虑患者存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同时,因长期营养不良及精神因素存在下丘脑功能紊乱可能,张主任团队果断给予患者补充糖皮质激素及优甲乐等激素阶梯替代及营养支持治疗,同时进行心理疏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蒋阿姨顺利出院。张敏主任在出院随访中了解到,蒋阿姨服药1周后,与家属沟通明显增多,她已经愿意外出晒太阳并主动与邻居聊天。服药2周后来院复诊时,她的脸上浮现出了久违的笑容,精神体力均较前明显好转。“我妈妈现在状态挺好的,还能主动参与一些琐事的处理,这次家里的电视机坏了,还是她主动打电话报修的呢!”蒋阿姨的女儿表示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对康复充满信心。
4月15日,在我院内分泌科张敏主任的盛邀下,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彭永德教授亲临我院内分泌科进行学术交流。为进一步明确患者诊断及下一步治疗方案,张敏主任邀请蒋阿姨当天来院复诊。
彭永德主委在认真听取王萍主治医师病例汇报后,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他指出,患者治疗两周后的临床表现及激素结果提示治疗效果显著,充分支持出院时“垂体功能减退症合并下丘脑功能紊乱”的诊断,并同意目前的治疗方案,建议待病情好转后适当补充性激素恢复肌肉力量,防止骨质疏松。
彭永德主委充分肯定了我院内分泌科临床疾病诊治水平,他表示,我院内分泌科部分内分泌疑难疾病诊治水平已经达到国内三甲医院水平,并鼓励内分泌团队在张敏主任带领下再接再厉,继续努力,造福更多内分泌疑难杂症患者。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由多种病因所引起,如垂体、下丘脑附近的肿瘤、手术、放疗、颅脑外伤、产后腺垂体坏死及萎缩等,临床表现为:
性腺功能减退
女性为产后无乳、乳房萎缩、闭经等;男性为胡须减少,腋毛、阴毛脱落,生殖器萎缩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
畏寒、趋于肥胖,皮肤干燥而粗糙;纳差、便秘、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记忆力减退等。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乏力、体虚,厌食、恶心呕吐,易感染等。
生长激素不足
成年人表现为肌无力萎缩、易疲劳、纳差、头晕等。
■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