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它!在治疗一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时发现的罕见案例
2024-05-09 14:59:40.0
众所周知,慢性硬膜下血肿在神经外科属于一种“看似”很常见的疾病,虽然发病机制目前不完全明确,但是相对而言治疗方案还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分为吃药保守治疗或者钻孔引流术。但是术后的复发率依旧是困扰患者和医生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中国农历龙年新年期间举办的2024年国际卒中大会(ISC2024)上,中国的神经外科临床研究者团队发布了关于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MAGIC-MT研究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脑膜中动脉栓塞术可以显著降低症状性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进展/复发率或全因死亡率。我院神经外科刘祥璐主任带领的神经介入团队也参与了该研究的临床实验工作,通过和顶尖科研团队的交流学习切实加强了我院神经外科的科研能力。
近期,我院神经介入团队在治疗一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时发现一罕见案例。
王阿伯近期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肢体乏力、头晕头疼的症状,据他回忆,三个月内没有外伤病史,在门诊筛查时发现王阿伯为双侧额颞顶枕部慢性硬膜下血肿,神经外科收治入院,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在术前讨论中,神经介入团队敏锐发现王阿伯头颅MRI成像有别于其他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在其左侧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可见血管流空现象,不能排除脑血管病可能。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下,征得同意为王阿伯实施局麻下经过桡动脉进行脑血管造影术,神经介入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
术中果然发现王阿伯左侧大脑中动脉M3段分支为主要供血的动静脉畸形血管团,回流静脉主要在中央沟静脉,为减少王阿伯再出血导致严重的脑功能障碍,经和家属沟通后一期使用ONYX胶予以脑血管畸形栓塞术,当ONYX胶通过微导管缓慢弥散经血管畸形团后,畸形血管团内的血流明显减少,达到了预期手术效果,顺利完成手术。
关于介入手术
介入手术被誉为第三临床学科。介入治疗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内科的吃药打针,也不同于外科的开刀手术,而是在先进的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置入体内的特种导管等微创器械,在体外进行操作和治疗。
介入手术的特点
①微创性,就如同补液一样的创口。
②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方式,并发症相对较少。
③经济性高,可以极大的缩短住院时间等等。
■顾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