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科普】春季话养生:少食酸多食甘,养肝健脾是重点
2024-05-14 13:36:01.0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季养生重要的是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补益不宜太过,此时以养肝和调理脾胃为重点。
少食酸多食甘
春季饮食要注意营养搭配,清淡饮食,以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总的原则。
多吃绿色水果蔬菜:中医学有“五味入五脏”、“五色入五脏”之说,青色入肝,绿色果蔬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膳食纤维,适宜养肝。
多吃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中医认为黑色入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
适量吃一些甜味食物:如龙眼、糯米、山药、薏苡仁等,补益脾气,气血生化之源充足,肝血亦足。
少食酸味食物: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过食酸味酸味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
养肝健脾
肝主疏泄,春季起居方面要以舒畅阳气为原则,只有保持肝脏旺盛的生命机能,才能保持机体内在的平衡,才能适应春季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
①阳气偏虚的人群应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温煦体内的阳气,增进钙的吸收,强健骨骼,防治骨质疏松,还能降低许多疾病的发生率。此外,参加户外运动能舒展形体,畅通血脉,有利于阳气的升发。如散步、踏青、放风筝,春天天气晴好,在外放风筝,可以享受春天和煦的阳光,再就是放风筝时要不断的跑动,调节风筝飞的方向,可以做到微微汗出而不至于大汗淋漓。
②古话讲“春捂秋冻”,为什么要春捂?因为春季是风气主令,风为百病之长,在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虚邪贼风”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所以春天要“捂”好。《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养生学来讲,此时要注意防风、保暖。不宜脱掉厚重的棉衣,而应循序渐进、顺应天气的变化,适时减衣才能养护好身体。避免风寒之邪入侵人体,导致经脉阻塞不通。
③中医认为“人卧血归于肝”,春天则要“夜卧早起”,睡觉时可以适当稍晚但不过子时,早上要早起,顺应天气的变化,借以生发。那早起在什么时间最好呢?以鸡打鸣为准,鸡鸣则起,大概是在早上的六点钟左右,应避免熬夜,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睡眠,以养肝血。
④条畅情志,保持心情愉悦,在春天这个季节,要多赞美别人,尤其是小孩子,不要训斥他,老人也要多关心,不要使他们心情郁结、肝气不顺,可以垂钓、琴棋、书法、气功来静养精神,平时要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⑤按摩穴位。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它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可常按摩以养肝健脾。
■潘龙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