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胸换“心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成功完成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
2024-08-13 16:45:29.0
近日,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心血管内科刘海波主任领衔的医护团队联合介入导管室、超声科、麻醉科、放射科等科室,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平台,成功开展医院首例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此项高难度、高风险的心脏介入手术的顺利开展正式开启了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瓣膜介入手术时代。
76岁的马阿姨,因半年内一过性晕厥4次收住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心血管内科。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诊断为:心脏瓣膜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先天二叶式可能)、心功能不全。
刘海波主任告诉记者,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坚固的小房子,它有四个小房间,房间不大,但是每间房都很重要,房间之间有不断开合的门——即瓣膜。心脏的门坏了,就要把门修好,之前基本都是心脏外科医生的事儿,就是瓣膜置换术,这对于任何一个病人都是个大手术,需要全麻醉下外科开胸手术,需要体外循环支持。对于马阿姨这样的高龄,又合并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心外科换瓣手术创伤大、风险高。TAVI是此类患者目前最佳的治疗选择,它被称之为心脏介入领域皇冠上的明珠,通过穿刺股动脉,经导管技术在主动脉根部置入人工主动脉瓣膜,相当于给患者安装一个新的门,替代“坏”了的门,恢复心门的正常功能。
伴随着监护仪器的滴滴声响,马阿姨的TAVI手术正式开始。由于TAVI本身存在极高的手术难度,加之患者瓣环钙化重,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为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刘海波主任团队特邀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张晓春教授瓣膜团队前来指导。医护团队密切配合,手术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术后患者主动脉瓣狭窄解除(主动脉瓣膜跨瓣压差由术前151mmHg降至术后18mmHg),术后未见主动脉瓣残余漏及主动脉瓣反流,无新发束支传导阻滞及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术后15分钟,马阿姨麻醉复苏,生命体征平稳,对答切题,无不适主诉,送至CCU密切监护。
纵观疾病的手术治疗发展史,从传统体外循环到小切口微创,再到如今的经导管介入治疗,创伤程度每一次降低,都会给一类疾病的诊疗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是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心血管内科团队首次开展的心脏瓣膜介入手术,相信这项技术将会为无数患者带来生命曙光。
相关链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是指将组装好的主动脉瓣经导管置入到主动脉根部,替换原有主动脉瓣,在功效上完成主动脉瓣置换。2002年4月16日,Cribier 等人在法国里昂进行了人类第一例经皮带瓣膜支架主动脉瓣植入术。2015年中山医院完成国内首例经心尖“瓣中瓣”TAVI手术。随着导管微创治疗的飞速发展,目前TAVI已成为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或不愿开胸手术的患者,TAVI是个不错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