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科普】理性看待脂肪,拒绝谈“脂”色变
2024-08-19 10:04:26.0
一提到脂肪,人们总是谈脂色变。过多的脂肪堆积造成了肥胖,而肥胖又会导致各种慢性病,如此看来,脂肪似乎就是影响大家身体健康的罪魁祸首。但真的就全是脂肪的错吗?那么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脂肪,希望以后大家能更公平的看待脂肪。让我们来看看使我们变胖的脂肪从哪里来?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能量,当碳水摄入过多时,多余的碳水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存储起来。此外当碳水摄入过多之时,日常能量总消耗也会增加,不过,在碳水摄入过多时,机体就会燃烧更多的碳水和更少的脂肪,也就是说碳水摄入过多会降低脂肪的氧化,这样吃进的脂肪就会被存储,从而让你变胖。
蛋白质: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和组织生长、功能和修复,与碳水化合物不同,蛋白质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提供能量,但是当碳水摄入不足之时,蛋白质就会充当供能物质来提供能量,从脂肪存储的角度来看,当蛋白质摄入过多之时,身体会更多地燃烧蛋白质,但是也意味着其他营养物质会被存储起来,从而降低了脂肪的燃烧进而让你变胖。
脂肪:脂肪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并且脂肪可以辅助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和食物成分,作为能量储备,可以无限量地储存在身体里,当脂肪摄入过多之时,就会存储起来,从而导致你变胖。
综合来看,不管那种营养素摄入过多最终都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因此导致肥胖的原因可不止脂肪一个。其实很多食物中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吃反而有益。有研究表明,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不仅能达到很好的减肥效果,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脂肪摄入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脂肪参与人体代谢活动,脂肪摄入过量,会导致肥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脂肪总摄入量不足时,也容易造成能量营养不良。尤其是老人,食物摄入量减少,消化能力衰退,更易出现营养不足的问题。脂肪不足,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D、E缺乏,出现干眼病、夜盲症、骨质疏松等病症。
因此正确的吃法是膳食总能量的20%~30%由脂肪提供。动物性食物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其提供的热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日常膳食脂肪摄入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健康。
■杨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