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堵车”了,何以解忧?
2024-08-19 13:50:36.0
肚子涨得像皮球,攥紧了拳头,咬紧了牙齿,蹲了半个小时,还挤不出那么一点?那是你的胃肠道“堵车”了!
鲁迅先生曾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然而,在面对便秘时,我们的烦恼或许是相通的。便秘是大家生活中的小插曲,有些解决方法治标不治本,改善和预防便秘是“系统工程”,戳本期视频,颜医生和她的邻居阿姨们教你如何让肚子畅快起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消化内科颜美珠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偶尔一两次拉不出便便不必过于焦虑,这并不算便秘。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排便困难,甚至伴有腹胀腹痛、腹部包块、呕吐等症状。但是,有些人虽然每隔几天才排便一次,但非常规律,而且排便顺畅,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情况也不算便秘。
如果便秘持续6个月以上,就属于慢性便秘。慢性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便秘类型,改进生活方式是治疗的基础。包括:
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有利于建立排便反射,时间建议选择在早晨起床后或餐后2小时内;排便时要专注,不要刷手机看报;可以在脚下垫小板凳,更有助排便。一次如厕时间不要超过十分钟。
足够的水量和膳食纤维摄入: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推荐每天摄入25-35克膳食纤维),如粗粮、薯类、芹菜、豆类、西蓝花、魔芋、火龙果等,可适量选择几种搭配食用。老年人建议每天饮水量1500-1700毫升,可分次摄入,每次50-100毫升,能起到洗涤肠胃、软化粪便的效果。推荐温开水和淡茶水。
合理运动,适当加强锻炼: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也可以以肚脐为中心,两手相叠顺时针揉腹,一天数次,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便秘的原因多种多样,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调养。如果情况严重、持续时间较长或有其它症状,建议到医院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