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科普】肾病伪装者:多发性骨髓瘤!
2024-09-14 13:38:22.0
众所周知,多数疾病都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可以为医生提供参考,便于更准确的判断病情。但是,就有一些疾病很善于“伪装”,比如明明不是肾脏疾病却常常表现为肾脏的问题。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这一类“伪装者”中的佼佼者,多发性骨髓瘤!
为了更好理解这个疾病的特点,小编就最近肾内科收治的一名患者为例进行讲述。
患者安先生,近2年一直因为下肢骨痛在外院就诊,可能考虑安先生六十多岁,平日里在家还要干活,当时诊断为骨关节炎、骨质疏松,但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好转。直到半个月前,安先生觉得胸口疼痛,来到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才发现安先生的血肌酐明显升高(见图一),便立刻将安先生转至肾内科进一步治疗。
(图一)
转入肾内科以后,我们便发现了端倪,安先生不仅肾功能明显异常,而且血钙升高、贫血明显(见图二),我们立马安排了骨髓穿刺活检,千条万绪都指向了一个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后骨髓活检结果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转血液科进一步治疗)。
(图二)
多发性骨髓瘤为什么难以确诊?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血液恶性肿瘤的10%。但是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症状较为多样,有高钙血症(HyperCalcemia)、肾功能异常(Renalinsufficiency)、贫血(Anemia)和骨质病变(Bonelesions),俗称“CRAB(螃蟹)症状”。因此导致患者首诊在骨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等等,若不仔细分析,很可能会出现误诊、漏诊。
我们该如何识别“伪装”呢?
首先,谨记CRAB(螃蟹)症状。
其次,完善特定的检查:骨髓穿刺活检(最为重要,是确诊的金标准!!!)、血液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固定电泳、外周血涂片)、 尿液检查(尿常规、24h尿轻链)、影像学检查:全身X线平片、CT等。
最后,希望简单的讲解能够让大家更客观认识这个疾病,达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获得最佳治疗的效果。
■占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