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全国高血压日暨上海市第三十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宣传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义诊活动等你来~
2024-10-14 10:24:52.0
2024年10月8日是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中国,理想血压”。我国中青年人群及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明显,而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率)虽有改善,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为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营造有利于高血压防治的社会氛围,切实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我院将举办“健康生活 理想血压”全国高血压日公益宣传活动,呼吁重视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和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提高高血压三率,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
义诊时间:2024年10月8日上午10:00-11:00
活动地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1号楼大厅
义诊内容:血压测量、高血压防治知识、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宣教
义诊专家
罗溶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心力衰竭临床及基础研究。擅长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诊治。发表中文核心/SCI论文10余篇,主持市级课题1项,区级课题3项,参与上自然、市级课题多项。入选区第五届学科带头人。
沈飞燕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对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经验,擅长高血压、高血脂、心力衰竭等慢性病的诊治。曾在中山医院总院心内科及心超室进修,第一作者发表国家级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SCI论文 1篇,主持区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参与区级课题多项,参编专著2本,多次被评为本单位及复旦大学优秀带教老师,多次被评为青浦区“业务能手”。
周明浩副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九届急诊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特别擅长对COPD、呼吸衰竭的治疗,急危重症的抢救。发表论文多篇,承担市、区级课题多项并获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获青浦区“十佳医生”“医苑新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张毅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目前主要从事冠心病的诊断与冠脉介入治疗,主持青浦区级课题1项,参与市、区级课题3项,连续三届青浦区业务能手。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现象。根据《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无论多大年龄,成年人的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 mmHg就算高血压。
降压目标值多少更利于保持健康
大多数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最好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尤其是已经合并冠心病、心衰、肾脏并发症、脑梗/脑出血的患者。
如果是60-79岁的老年人,首先要把血压降到140/90mmHg以下,如果患者耐受良好,最好降到130/80mmHg以下。
如果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首先要把血压降到150/90 mmHg以下,若耐受良好可以降得更低一些。
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多种严重疾病、衰弱、预期寿命比较短,需要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血压控制目标。
如何预防高血压?
限制钠盐摄入: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9g/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建议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
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血压升高,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男性控制腰围<90cm,女性控制腰围<80cm。
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同时进行适当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戒酒:大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目前在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戒酒。
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