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就医指南
  • 新闻动态
  • 名医专家
  • 职工风采
  • 红十字医院
  • 文明创建
  • 健康宣教
  • 人事招聘
  • 科室介绍
  • 住培专栏

【青医科普】血脂报告你会读吗?

2024-12-03 15:56:00.0

       近几个月,门诊有患者反映血脂报告和以前不同,原来我院的血脂报告单做了一点小小的变动。它把血脂4项单列了出来,并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做了不同的目标值。我们临床医生均拍手叫好,这下血脂的控制目标就一目了然了,不需要总是去记忆这么多心血管分层的疾病。然而,病人看惯了既往血脂的一个固定正常值,这下疑惑了:血脂控制目标还有不一样的,那我需要控制在哪个值呢?好吧,现在就给大家答疑解惑。

       血脂的产生
       血脂的产生我们说有两个主要的途径:一个是内源性的,一个是外源性的。内源性的血脂产生主要是经过肝脏来合成,而外源性的血脂产生主要是通过饮食的摄入。当我们从食物中摄取过多高脂肪饮食,或者高糖饮食、高热量饮食的时候,这个外源性脂肪就增多,血脂会增高;同时若自身内源性脂肪的代谢出现问题,血脂也会增高,这就是很多人虽然高脂肪食物摄入少,也不肥胖,却仍有高脂血症的原因。
       血脂的种类
       医院里面查的血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平常所说的高脂血症,实际上就是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体内血脂水平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根据血脂控制指南,一般将低密度脂蛋白列为降血脂的控制目标。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饮食因素: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缺乏运动: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身体代谢减缓,脂肪堆积,进而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药物因素: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能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
       遗传因素:部分人群由于遗传基因的影响,天生就存在低密度脂蛋白代谢异常的情况。
       疾病因素: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会影响体内代谢,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
       为什么要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来制定不同的血脂靶目标?
       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不仅取决于某一个危险因素水平,而是由多个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多重因素相互协同,就可能显著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正因为如此,我们要重视总体危险因素的评估。临床上我们把危险因素分为四大类:低危,中、高危,极高危,超高危。根据这几项危险因素,制定不同的治疗目标。你在看血脂报告的时候,只要对照最右边自己有哪些疾病,属于哪一类人群,属于哪一个心血管分层,就可以知道同一水平的降血脂靶目标了。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治疗方法
       饮食调节: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
       增加运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代谢水平,减少脂肪堆积。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节血脂的药物,如他汀类、贝特类药物等,以降低血脂水平。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脂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情况。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减轻精神压力等,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对于血脂偏高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血脂测定,以了解血脂变化情况。服药后也要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比如服用他汀类,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血脂、肌酸激酶等,从而根据低密度脂蛋白的目标值做药物的调整。

■沈飞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公园东路1158号,201700 联系电话:67009999、69719190 沪ICP备06051247号 沪卫(中医)网审〔2013〕第1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