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疗资源“集”起来】别因“慢”而轻视 医防融合夯实全民健康之基
2025-02-06 15:55:44.0
56岁的陆先生是个老烟民,他把长达数十年咳嗽咳痰归结为抽烟人士的正常表现。天气稍有转凉,他的咳嗽咳痰便会越发严重。这次出现了活动后气促的症状,实在拖延不下去的他来到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正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团队在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慢阻肺早期筛查工作,“来,挺胸坐直,吸气吐气,吸气吐气,大口吸气,然后……”通过肺功能呼气试验及舒张试验的检测,发现陆先生有极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社区查CT,显示存在肺气肿,通过上下转诊,社区医生为他预约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孙颖新副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经过规范化治疗,陆先生症状明显好转。“我以前总觉得筛查没啥好做的,这次幸好凑了个‘热闹’,早识别早治疗。还有社区和大医院‘绑定’,我觉得太方便了,都不用子女四处打听找专家,而且专家还能定时到社区,配药随访都在家门口,这个太方便了。”
“从2023年起,青浦区纳入国家慢阻肺早期筛查及综合干预项目的筛查区域,我院作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单位,联合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开展慢阻肺早期筛查及随访。今年,已完成2023年度高危入组人员的随访808人次;初筛人数4099人次,高危检出人数1238人次。通过筛查,不仅有助于提高辖区居民对慢阻肺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认知度以及重视度。同时,部分患者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运营体系中可以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吴波介绍道。
55岁的殷女士因为大肠癌筛查阳性由社区预约来院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检查中发现结肠内一枚息肉,及时进行息肉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提示腺瘤,高级别异型增生。肿瘤尚处于早期,通过及时的手术切除,殷女士得以完全康复。
“一般情况下,从肠道正常黏膜形成肉眼可见的腺瘤性息肉需要5-20年,从腺瘤性息肉进展到浸润性大肠癌也需要10-20年。在这一阶段里,只要及时干预处理,就能有效阻止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内镜中心主任刘铁梅介绍:“今年,大肠癌共筛查7000人,大便隐血阳性863人,肠息肉等异常人数522例,早癌患者15例,在本院行手术治疗14例,预后良好。”
近年来,作为青浦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单位,紧密协同疾控慢病管理,落实包括慢阻肺、大肠癌、心脑血管、糖尿病足、卒中在内的等多项慢病早期疾病筛查、慢性病风险评估等服务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并以“名医工作室”为抓手,结合“三优先”举措,对早期筛查异常人群提供检查、住院、治疗、手术等“一站式”服务,最终实现以基层为核心的分级诊疗,提供连续性、综合性慢性病管理。
■陈迪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