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尽心思,“结”后无忧——一纸体检发出的生命警报
2025-04-01 16:05:24.0
"夏主任,您看我现在已经能自己下床活动啦!"出院当日,老刘在病床旁利落地展示着康复成果,胸外科夏宏伟主任的掌心里还留着这位55岁患者方才紧握的温度。
故事要回溯到七天前那个清晨。老刘来医院做体检,没想到一个CT改变了他的健康轨迹,影像屏幕上的肺部结节直径达10mm,边缘不规整、密度不均有毛刺。体检中心当即联系医院胸外科进行会诊。“从影像来看,恶性可能非常大,建议尽快就诊。”胸外科医生仔细分析影像后,果断建议尽早干预,并立即通知体检中心联系老刘。
经过胸外科夏宏伟主任医师团队的详细检查和讨论,最终制定了手术治疗方案。手术采用微创方式,创伤小,术中应用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技术,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护理全程贯彻加速康复理念,术前宣教缓解焦虑,术后2小时协助床上活动。术后第一天,他便在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和适量活动,生活便能自理。术后三天顺利出院。
“没想到手术这么快,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也不是很痛,恢复得特别顺利!”回想这一周的经历,老刘感慨不已。最终病理结果证实结节为早期肺癌,但因发现及时、治疗得当,已经彻底治愈。
医生提醒:肺癌早期通常没有症状,定期体检是发现隐匿肺部病变的关键。如果体检发现肺部结节,不必恐慌,及时就医,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才能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每一次体检,可能都是守护健康的一次“结”!
专家介绍:夏宏伟主任医师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务:科室主任、胸外科教研室主任
社会兼职:美国南加州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上海市青浦区拔尖人才、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创伤工作组成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亚洲冷冻学会委员。
医疗擅长:擅长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手汗症等胸部疾病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科研:主持市局级课题两项、青浦区科委课题1项、复旦大学教改项目两项。发表SCI论文2篇,中华医学会等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赵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