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百医讲肾”科普讲座在我院顺利举行
2025-04-07 15:22:23.0
2025年3月13日,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慢性肾脏病(CKD)全球患者超8.5亿,我国成年人群患病率高达10.8%,但知晓率不足13%。为提高公众认知、推动早筛早治,3月12日,医院肾内科在医院门诊大楼2楼开展肾脏科普公益活动,为市民提供全方位肾脏健康服务,吸引市民积极参与,现场反响热烈。
活动当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肾内科专家以及特邀嘉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沈波教授为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
专题讲座:我院肾内科白寿军主任医师以“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为主题,详细讲解了肾脏病的定义、肾脏疾病早期信号的具体体征,以及肾脏病预防与治疗。糖尿病肾脏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原因,查芳芳主任医师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讲解如何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延缓肾功能进展。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高盐高脂饮食、长期熬夜等,是导致肾脏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因素。朱迎春主任医师通过8大黄金法则,为广大市民详细讲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我们的肾脏。
现场义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沈波教授以及我院肾内科专家团队为参与活动的患者提供个体化健康咨询服务,通过询问病史,详细的查体,并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患者纷纷表示,通过咨询不仅了解了自己的健康状况,还得到了专业的治疗建议,受益匪浅。
那么肾脏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呢?哪类人群更要“盯紧”肾脏?早期筛查应该完善哪些检查?小编将针对以上内容详细讲解。
肾脏的求救信号
泡沫尿和水肿:当尿液中出现持久不散的细小泡沫可能是蛋白尿的表现,同时伴有晨起眼睑浮肿、双腿按压后凹陷,可能是肾功能受损的早期标志。
高血压与贫血:肾脏分泌的激素参与血压调节,若年轻患者突发高血压或原有高血压难以控制,需警惕肾脏病变。肾功能下降可引发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
夜尿频繁:夜间起床排尿≥2次,可能与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有关,也是肾功能受损的早期标志。
高危人群应引起重视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尤其病程超5年)
★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
★肥胖(BMI≥28)或代谢综合征人群
★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者(如止痛药、某些抗生素、含马兜铃酸的中药)
★有慢性肾病家族史者
★年龄≥60岁(肾功能随年龄自然衰退)
筛查做哪些检查?
尿常规:检测尿蛋白、红细胞,发现早期肾损伤
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
肾脏超声:观察肾脏形态,筛查结石、囊肿等结构异常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糖尿病患者的“金标准”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精准评估蛋白尿程度
血尿酸、血糖、血脂:排查代谢性疾病对肾脏的损害
■李泽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