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滇纪实】有一种经历叫援滇,奉献的青春最美丽
2022-08-26 15:30:35.0
2015年,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在上海市卫生局统一部署下,参加了上海市和云南省医疗对口支援工作,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人民医院签订了对口医疗支援协议。2021年12月,根据上海市卫健委关于继续实施上海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云南县级医院工作的通知,我院对口支援医院由昌宁县人民医院调整为德宏州陇川县人民医院。第一批赴陇川医疗队于2021年12月20日出征。
在陇川的第一周
12月22日,是医疗队在陇川县人民医院工作的第一天。五位队员分别进入各自的科室,在了解和熟悉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调研,发现问题和征求临床需求,并针对性地制定半年援滇计划。
“欢迎你啊,王老师,我们血透室非常需要上海专家的指导!”刚到血透室,主任亲自在门口迎接王亚琨主治医师。两位提前预约的病人已早早在手术室门口等待,因为患者年纪都比较大,血管条件不是非常理想,之前临时导管透析了几次,需要更换长期导管。科主任希望王亚琨医生能够给予手术指导。仔细翻阅了病人的病史资料和查体后,王亚琨便投入了工作。
陇川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没有独立成科,相对来说呼吸内科类疾病的诊治能力相对薄弱。入科第一天的孙颖新主治医师便投入了忙碌的临床工作中。为病区的每一位患者查房、读片、会诊……发现了一位胸腔积液的患者,指导当地医生行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的规范操作。又为一位左下肺脓肿的患者行床旁超声探查定位……
忙碌的一天,回到宿舍,大家都笑了。说好的慢生活呢?援滇工作比想象的要充实很多啊!
来自陇川县人民医院的报道
上海专家分秒必争,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
【陇医】跨越3000多公里的生命救援
冬夜的晚上,大家沉静在家人团聚,一家人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饭菜,品味着温馨又美好的时光。
在陇川支援的王亚琨和孙颖新老师摘下口罩,深深吸了一口气,略显疲惫的脸上,不自觉露出了笑容,那是看到两个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后,作为一名医生的真情流露。抬头仰望万家灯火依然,灯火之下她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为严冬注入了暖意,抚慰人心。
星期天下午,急诊科异常忙碌,多个重病人的到来,让大家不敢马虎,所有医务人员都努力坚守在岗位上。下午6点多,突然又有两个危重患者来到急诊科。一个心衰患者,一个高钾血症引发的心脏骤停患者,两名患者病情都非常危急,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考虑到两位病情危重患者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诊科主任李希鑫一边立即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一边给血透室医生段生辉打电话,请段医生到急诊科会诊,段医生又把情况报告了在我院支援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的支援专家王亚琨老师和孙颖新老师,尽管是吃饭时间,王老师和孙老师不敢耽误,立即来到医院。
她们详细询问患者情况后,与抢救团队开展现场疑难病例讨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考虑到一名患者心衰治疗不佳的原因为血压高,容量负荷大,决定立刻启动床旁CRRT治疗,超滤体内过多液体,减轻容量负荷。另一名患者心脏骤停是因高钾血症引发的,床旁CRRT治疗也是最佳治疗方案,纠正电解质紊乱刻不容缓。王老师和孙老师立即组织抢救团队开展床旁CRRT治疗,做好床旁超滤机的最后调试,顺利连接各种管路,并开始连机运行。治疗后,两位老师和医护团队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CRRT机的运行情况。确保安全后,已是深夜,两位老师交代了注意事项后,才放心回到住处。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