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就医指南
  • 新闻动态
  • 名医专家
  • 职工风采
  • 红十字医院
  • 文明创建
  • 健康宣教
  • 人事招聘
  • 科室介绍
  • 住培专栏

珍惜我们身边每一位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2022-08-26 20:03:30.0

看完《你好,李焕英》之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可能我们随随便便念出来的这一句话,对于那些痛失亲人的人心中,是一段浸满泪水和痛苦的回忆。这永远是最动人的命题。

《你好,李焕英》选择在今年的大年初一上映,一方面是从自身的商业价值考虑,另一方面也是贾玲对自己喜剧生涯的审视,对自己母亲以及亲情的重新思考。在电影背后观众所看不到的,是诚意和爱交织背后的一声叹息。《你好,李焕英》是由贾玲本人的真实经历所改编,其几年前演绎的同名小品也热度颇高,她讲述了因为一次车祸,贾晓玲突然穿越回母亲李焕英年轻的时候,她作为一个自认为没用,从小尽惹母亲生气,一辈子没让母亲开心过的女儿,贾晓玲费尽心思来为母亲创造欢笑,也卯足了劲想改变母亲的命运。对于现在的贾玲来说,在她还没有尽孝道之前母亲就已经去世是她此前最大的心结。

很多人拍电影是为了圆梦,但本作为一个女喜剧人的贾玲她不是,她在一次访谈中提到:“我不是想当导演才拍这部电影的,而是为了拍这部电影才当得导演。”本属于讲述贾玲与母亲之间感情的私人作品,映射到每个人就是感同身受的普世亲情。回忆母亲弥留之际的最后几十分钟,贾玲选择在数年里无数次直面那段痛苦打磨这个作品,最后掏出心窝子来给全国的观众看到和体会。

喜剧不也有悲剧的内核吗?

就电影制作的角度来说,拍摄技法和叙述功底,连我作为一个外行人也能看出其稚嫩的水平,若非要比喻,大概这就像小学写的小作文也能陈述出来的故事一样。但不一样的是,这是一篇融入了真情实感的作文,足够真挚、诚恳、勇敢和动人。最重要的是那颗赤诚的本心,戏里戏外都无法掩饰的那颗真心。融入真情实感的作品才是一部好的作品,大家一同哄笑之后,却觉得自己突然明白了点什么。每个人都觉得是自己悟明白的而不是用电影 里的“金句”说教的,我觉得这是最好最高级的表现方式。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非常神奇的感受就是,我与贾玲和贾晓玲的人生在毫无相干和毫无共同点的另一条路上,却被她的故事深深打动,一点一滴的细节回忆在脑海闪过,闪着闪着眼眶就湿润了。当时光从你眼前流过时,对比年轻的父母和现在的父母,想起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你自然而然会被触动。也许,这就是真情实感的力量吧。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渗透力,加上一种物是人非的恍惚感。每个人都应当有这样的体会。

一开始电影的前90%我都以为这是女儿穿越回去改变妈妈命运的故事,直到电影的最后10%才恍悟,这可能只是一个母亲弥留之际创造出来安慰女儿的梦,来抚平她这么多年来的自卑与自责。在这个梦里,贾晓玲帮妈妈买到了厂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帮妈妈在排球比赛中大出风采,虽然没有赢但是在厂长面前露了脸,跟厂长的儿子相亲……但是当梦慢慢褪去,母亲的生命力在渐渐地消逝,贾晓玲看到了母亲一生地走马灯,回到了现实。母亲这下是真的离开了。

我深切觉得这是一部今年最适合全家人一起观赏的贺岁档电影。

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贵在情感真切。特效再怎么精致也是假象,人物情感再怎么朴实也叫真实。“李焕英”放在电影院里,可能只是几滴眼泪,而放在一个人的肩上,却可能是生命无法承受的重量。撇开电影的制作不谈,只希望每一个饱含真情实感创作的真心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份真诚都能得到应有的回应,也希望每一位观众在走出荧幕后,能仔细品味和呵护那一颗被触动的真心,珍惜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李焕英”。

■高彩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公园东路1158号,201700 联系电话:67009999、69719190 沪ICP备06051247号 沪卫(中医)网审〔2013〕第1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