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白妈妈”
2022-08-26 20:18:27.0
我的妈妈是一名有着30多年感染科工作经验的老护士,自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他就和许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一样,始终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每天穿着“大白战服”与“疫魔”战斗、跟新冠病毒搏击。去年疫情初期,他们一个小小的科室每天要接待200多例发热患者,每天忙得是晕头转向。妈妈的手机里存有她和同事的合照,身上裹着厚重的防护服,带着护目镜,乍一看,我竟认不出哪一个才是我的妈妈。也因为每天上班必须戴着防护口罩,她的脸颊上被口罩带子勒出的压痕一直都在,我心疼着妈妈,但又不能不让妈妈去上班……
话说往日里妈妈在发热门诊工作的这个岗位确实和医院里其他许许多多的岗位一样平凡,但在抗疫期间,赋予这个岗位的特殊任务又有了它与其他岗位不一样的意义。疫情爆发伊始,原本因岁数大已经不再翻夜班的妈妈,二话不说就和年轻的护士们一起加入了发热隔离病房日夜颠倒“三班翻”的行列。自那时起,每天下班后她都会刻意与我们保持距离,回家后主动远离我们。妈妈做饭时,总是要戴上口罩炒菜烧饭,并且规定家人吃饭时要在各自的房间,大家说话也都要隔着门,她经常会严肃地和我们说:“保持一米距离。”她总说自己是“易感染的高危人群”……其实我明白妈妈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轻松。
有一段时期,妈妈和发热门诊的同事一起住进了医院定点的酒店。在视频聊天中,我发现妈妈和我们讲话的口气不再那么严肃了,也不再那么唠叨了。分开住虽然有着想家的苦,但却可以大大降低一家人被感染的机率,妈妈担心我们的心总算是放下一些了。
新冠疫情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随着抗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妈妈工作的发热门诊形势也已经好转很多,但妈妈依然奋战在发热门诊一线,虽然妈妈也会唠叨着大家还是要“保持适当距离”,还是烧饭时依然带着口罩,我们也会听妈妈的话,尽量和她保持距离,但为了缓解妈妈的压力,我总是试图让她跟我讲讲现在发热门诊工作的一些事。大多数时候,妈妈总说没啥好说的,我再缠着她时,她说就是做一些平凡的工作,例如每天为病人测体温,问流行病学史,帮他们做好登记,引导挂号、采样、抽血、取报告、取药、补液等等。在妈妈轻描淡写的话语背后,我知道其实妈妈和工作在发热门诊的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也克服了很多困难。先不说穿了一年多的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脱不掉,有的人脸上已有发红过敏,有的人手上出现疱疹,但大家伙也都能忍,配点药膏涂涂抹抹,最繁重的工作是怎样让来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和隔离病房的患者方便快捷就诊、住院,与他们沟通好各个诊疗问题和解决生活上的不方便,为患者排解心理问题等。遇到外国人来看门诊,因为不懂就医流程,她们会全程陪着病人完成整个发热门诊的就诊;遇到老人一个人来看病,走路都走不稳,她们会帮助找来平车和被子,安顿好全程陪着就诊,到了饭点,她们还会帮着张罗饭菜免得老人家饿肚子……有时候,碰到个别病人因不理解而迁怒她们时,虽然也会觉得难过和委屈,可转过头她们又会带上一句:“想想病人来医院看个病也的确是不容易,一点点小委屈,不算啥!”
透过妈妈的诉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身着防护服的“大白战士”,她们每天不辞辛劳地穿梭于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各个角落,护目镜下流露出的是战“疫”必胜的坚定眼神。“大白”妈妈们的工作平凡而又伟大,希望她们汇聚成一股“战神”的力量,早日战胜新冠病毒!
我为我的“大白”妈妈而感到骄傲!
■(作者钱雁文系感染科护师钱红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