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读张文宏教授给年轻人回信有感
2022-08-26 20:33:20.0
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找到内心的支点?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以一封真挚回信,解答年轻人在成长道路上的困惑——生活总是焦虑与希望并存。
信的一开头写道:“看到你们的来信,觉得很温暖,仿佛看到年轻时代的自己。今年的一年过得特别快。转眼间抗疫已经两年……”我们仿佛看到疫情之下的张教授和我们亲切诉说,娓娓道来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个故事。
“每当我们走过一个年代回头看,会发现走过的路都是把不确定变成确定的过程。”回首自己年轻时代,张教授也曾一直挣扎在不安与焦虑中。大学毕业,那时候学历更重要,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放弃了分配的上海户口名额,转而去读硕士。硕士毕业,突然户口变得重要了,为了能在上海生活得更好,可以养家养孩子,又放弃了读博士的机会,一个外地青年,落地陌生的城市,生存是第一位的,曾经的理想反而暂时被忘记。那时候,几乎每一步都面临选择,从没有两全其美,也不知道什么选择是对的。甚至向当时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他的导师翁心华教授辞职。老师说尊重他的想法,但让他再犹豫下。
“就是那么一犹豫,不忍放弃追求了多年做医生的愿望,让我又坚持了下来。”接下来,张教授在2001年去香港大学微生物系进修,这个团队后来在2003年分离出了非典病毒(SARS冠状病毒),前些日子又率先分离出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非典后,为了让临床研究和科研能够更快与国际对接,花了一两年去国外学习工作。张教授谦虚的说,转眼快30年,似乎什么都没变化,只有在今天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看起来,这种坚持被证明都是正确的。当时认为很普通的选择,最后突然都串起来,一个个不确定性组成了确定性的结果。
“流水要争先,靠的是绵绵不绝;我们即使普通,但只要不下场,都会随着时代潮水不断向前。我们终究也都能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
张教授铿锵有力的话语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只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就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发挥个人长处,服务于民,继往开来,将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李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