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就医指南
  • 新闻动态
  • 名医专家
  • 职工风采
  • 红十字医院
  • 文明创建
  • 健康宣教
  • 人事招聘
  • 科室介绍
  • 住培专栏

【最美青医·“疫”线有我】“迷你”科室的“宽广”仁心,战“疫”情怀也如诗

2022-08-26 21:22:33.0

这个春天,没有硝烟的战“疫”又一次打响。目光所及处,很多事和人都感动着我们,温暖着彼此一路前行。

2022年3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但上海的春天却没有如期而至,一场名为“奥密克戎”的战疫“静默”了这个充满激情、海纳百川的城市。疫情的严峻,扰乱了正常的就医秩序。

“出一趟门就医不容易,还是要尽多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艾老先生因双下肢肿胀、发热数日,向所在居委会申请后送至我院就诊。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封控区的艾老先生需要先在发热门诊检测核酸,待拿到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后转至血管外科就诊。完善检查后,血管外科医生拿到了艾先生的报告:核酸检测阴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路感染、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医生,我们能留观几天吗?我父亲还有高血压、脑梗、痛风等较多基础疾病,我们出门一次就医真的麻烦了很多人……”家属一脸疲惫地望着医生。经血管外科讨论和综合评估,艾老先生的下肢肿胀和发热症状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疗缓解,但是从整体身体状况来看,存在病情突然变化的风险。“出一趟门就医不容易,还是要尽多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血管外科按照疫情防控相关流程将艾老先生收入至“缓冲病房”。在医师的对症诊治、相关科室的会诊和病患的积极配合下,艾老先生的各项病症明显好转,顺利出院。

“不要小看一个溃烂的伤口,日夜的疼痛折磨绝对会摧残整个人。”

卜奶奶患“老烂腿”大半年了。开始只是一点点皮肤破损,没有当回事的她选择自己在家消毒治疗,没想到越烂越大,疼痛加剧,只能到当地卫生院处理伤口。突然,疫情变得严峻起来,卫生院停诊了,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的“烂腿”一朝回到解放前,雪上加霜的是在家护理不当,伤口继发感染,发烧、下肢溃烂疼痛日夜折磨着卜奶奶。“一天两天可以等等,眼看小区一周两周地封控着,再这样下去,熬不住了。”在家人的四处张罗求援下,卜奶奶辗转来到我院血管外科就诊,那时的她已经不能正常行走。解开渗着血的纱布,一股因感染散发出的臭味扑面而来,“这个伤口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换药处理,最好是在家附近的卫生院定期换药。”听到医生这样说,卜奶奶的老伴提出了住院的请求:“卫生院停诊了,医生您帮忙想想办法,暂时收我们几天也可以,一定要帮帮我们啊!”看着两个老人家无助的眼神……“不要小看一个溃烂的伤口,日夜的疼痛折磨绝对会摧残整个人。”血管外科虽然是一个“迷你”科室,却同样需要肩负抗疫工作,急会诊、社区采样、隔离酒店保障……从未缺席,人员非常紧缺,但还是收下了卜奶奶,在医护团队的密切配合下,为老人家制定了周密的伤口治疗计划。每天查完房,医生需要花费很长的换药时间清理伤口,卜奶奶也深知医生护士的不易,每天早早准备好等着医生来换药。

无独有偶的还有罹患糖尿病十余载的崔先生。“我虽然知道很多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事情,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糖尿病足居然就在疫情如此严峻、就医如此不便的情况下降临到身上。”短短数日,崔先生的脚就烂了两个又深又大的窟窿,流淌出恶臭的脓液。糖尿病足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没有根治办法。血管外科在经过多年实践中,总结经验,已形成很成熟很完善的治疗流程,但治疗过程中需要医生们花费大量精力,清创、引流、开通血管、植皮……血管外科二话没说,把崔先生收治入院。

在抗疫的同时,努力为患者提供正常的医疗服务,这就是一个“迷你”科室的“宽广”仁心。

人间四月天本该是最美的季节,但上海的春天却姗姗来迟。我们没有郊野踏青,没有好友小酌,甚至不能亲人团聚,在这倒春寒的冬夜里,我们血管外科努力发着微光,让身处疾病痛苦的患者们感受一点点的希望。战“疫”情怀也如诗!

■血管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公园东路1158号,201700 联系电话:67009999、69719190 沪ICP备06051247号 沪卫(中医)网审〔2013〕第1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