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青医·“疫”线有我】老骥伏枥 “疫”不容辞 / 抗疫父子兵
2022-08-26 21:27:38.0
没有人生而勇敢和伟大
是因为被需要
是使命和信仰才成就
我们这样一群平凡的逆行“青医人”
坚定地履行白衣天使的职责
敬佑生命
默默奉献着
老骥伏枥 “疫”不容辞
三月,阳光灿烂,春意正浓,奥密克戎这个“不速之客”打乱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大家都处在一种不确定之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第一时间听从领导安排,毫不犹豫参与到行政部门核酸采样组,随时待命!
当天晚上22:00就收到次日早上4:15出发采样的任务,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外出采样,赶紧再一次梳理采样操作流程、穿脱防护服隔离衣规范,待洗漱好上床已是深夜00:30,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没有睡意,想着参加抗疫工作,哪怕付出很小的力量也内心感到安定。
由于街道封控管理期间,我和大家一样担心出入小区耽搁时间,于是凌晨3点就从家里出发,还好提前跟居委会报备过,出入顺利。到了医院好多同事已等在8号楼集合,虽然临床工作繁忙,但看到大家依然眼神坚定的样子,深受感染。
自那以后,一次次的采样任务接踵而来,连续一周的采样工作,我深深体会到核酸采样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每天要采集数百上千个咽拭子样本,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原本倒春寒的天气,又遇到连日的大风暴雨,戴着防护面屏、防护帽、口罩和手套,连续不间断地进行着采样,后背衣襟汗水浸透,双脚踩着雨水冻得僵硬,双手反复接触冰冷的消毒液,冷到红肿麻木,脸颊留下深深勒痕,即使被大白捂出一身皮疹,都丝毫不曾不影响我们支援采样任务的完成。
虽然浑身酸痛,但想到那些一直奔波采样的护士姐妹们,她们肯定比我还要辛苦;看到朋友圈里有同事因为采样来不及给孩子过生日,没办法陪孩子上网课,夫妻几天见不到面......因为抗疫,他们的付出实在太多太多……
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是一名青医党员,更要用行动践行医者初心和使命, 义不容辞投身抗“疫”,即使是一束 “微光”,也要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本文作者:蒋连英)
抗疫父子兵
三月底快速蔓延的疫情让全市按下了暂停键。就是在这样紧张的关键时刻,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群挺身而出,快速集结,毫无怨言地冲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随处可见的“蓝蓝”和“大白”汇成了两道让人感动的城市底色。
由于健康管理中心暂停了各类体检业务,我也只能困在家。这时老公跟儿子说:“我们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可做,要不我们去做志愿者,为抗击疫情做点事吧!2020年疫情期间我做过志愿者,有经验。”,儿子爽快答应:“好,我们一起去报名!”我在旁边给予坚决支持:“医院的同事们每天坚守在抗疫一线,我支持你们!”“岗前”培训自然由我来“授课”了,从理论上的防护知识,再到穿脱“大白”和环境消毒的实操……一一培训到位。3月28日,父子俩正式通过了我的考核,报上了社区志愿者。
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小区有召唤,他们就去报到。核酸检测了,他们有时穿上大白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按楼栋拿起喇叭一遍遍通知居民下楼做核酸检测,有时在现场指导居民截屏核酸码,维持秩序保持安全距离;有时做扫码志愿者,默契配合医务人员录入信息……不论什么岗位什么角色,父子俩从不挑三拣四,什么都愿意做,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小区各个地方,我很感动。
更多的时候,他们被安排完成给居民分发抗原检测盒的任务。父子俩穿上蓝色隔离衣,挨家挨户上门分发并做好登记,为了不漏一人,儿子更是耐心仔细,如果敲门没反应,他就在门口等上几分钟多敲几次,“万一里面居民正好有事或者不方便,或者是行动不便、听力不好的老人家,我们总得等等他们呀。”当发现有一户人家,因为家里物资不够,孩子只能天天吃光面,儿子二话不说,从家里拿了点菜送了过去。有几天,天特别闷热,回家时看到他俩头发都湿透了,一身疲惫样子,嘴上却一个劲说:“没事,洗个澡睡一觉就好了!”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爱的奉献》我想此时此刻最为应景,唱出了辛勤奉献的广大志愿者的心声。我们始终相信,只要大家守望相助+始终坚守,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上海人民一定能战胜疫情,重归正常生活工作。这次志愿者工作对儿子来说也算是大学实习的一部分,希望他在磨练和感悟中快速成长。
(本文作者:计雪萍)
■蒋连英 计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