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就医指南
  • 新闻动态
  • 名医专家
  • 职工风采
  • 红十字医院
  • 文明创建
  • 健康宣教
  • 人事招聘
  • 科室介绍
  • 住培专栏

【最美青医·“定点”记】心怀伟大的爱,从事平凡的事

2022-08-26 21:48:33.0

我们是一群很普通的普通人,如此普通的存在,仿佛这世间微小的尘埃。但这似乎并不影响我们努力地向前走,职业的特殊性让我们在这艰难的时刻都主动挺身而出,心怀伟大的爱,做着最琐碎的事情,这小小的努力和善意为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了极大的慰藉。不求回报的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满载着大大的成就感,兴许这一段宝贵的经历,可以值得我们以后“吹”一辈子!

4月份的魔都,被疫情所笼罩。一夜之间以中国速度拔地而起的集中收治点“直面挑战”。疫情就是命令,人民生命至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抗下艰难而又未知的任务。艰难的是从未有过此类任务的经验,未知的是对将进行的工作及任务的猜想。带着这种忐忑的心情,我们开始了闭环的生活。

工作场地的全面布置和工作区域的划分是我们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当晚我们便以40多人的力量“单挑”整个方舱医院500张床位。在紧张、有限的时间里为我们的“开业大吉”做好准备。方舱正式启用后,我们又开始不断地接受挑战。头三天比较辛苦,几乎大家都没有怎么休息,但在团队的齐心协力下,一切看似不可能的都成为了可能,各项工作变得有条不紊起来。最艰难的是接到上级指示,我们所在的医院定点转型的那天,天气闷热潮湿,防护服的保障加持让我们的工作显得举步维艰。紧急转运舱内几百个病人的情况下,不仅要保证患者安全,同时也要信息准确,反复核对确认并安全将他们送离。不停地走动、不停地沟通……现在想想都很佩服自己能熬到送完最后一个患者。

这是我参加方舱医疗队并安全“续航”的第40天。从4月初的倒春寒到5月的莺飞草长,时间似乎过得很快,又好像很漫长。每天在休息时间固定眺望远处的马路,发现行人慢慢变多了,心中默想应该都在好起来吧。每天坐着我们专属的“文化专线”辗转于方舱和酒店之间,路上的风景来不及欣赏,只希望能快点抵达,替换下疲惫的兄弟姐妹。对于新入院患者,我们也是无微不至地关心,为了缓解他们心中的焦虑与不安。有些特殊家庭,我们也会格外地照顾,比如有的家庭的小成员需要奶粉、纸尿裤,在父母自备紧缺的情况下,对于父母们的求助,我们有求必应,只为患者能够在这里没有后顾之忧。对于一些年纪大的患者,我们也就像在医院临床工作一样,做到床旁交接班,有特殊情况就持续记录,关注患者基础疾病的稳定情况。

印象深刻的是B区一位庄奶奶,与老伴一同入院治疗。眼看着老伴已经转阴,而自己还是迟迟未能“达标”出院,内心很是焦虑,拉着我哭诉。忙完手头的活,我专程坐在奶奶身边陪她聊天。不经意间就会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治疗心态十分重要,好的心境能够让人积极向上,充满能量。

转型为亚定点医院后,对于患者的治疗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很自豪地习惯了戴着数层手套进行输液、穿刺、采血、核酸检测,治疗操作简直行云流水般“水到渠成”。其实说句心里话,这个过程也是很艰难的,毕竟数层手套加持会使得“手感”变差。

目前亚定点医院收治的都是一些年纪稍大并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但也不乏一批年纪特别小的小患者。年龄层次的不同对于日常治疗甚至生活需求也是不同的。对于年纪稍大的患者,需要针对基础疾病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监测以保障患者病情稳定。对于小患者我们则充当起了大白妈妈。“44床患者,需要补液哦,因为你血钾有点低,我们帮你照看宝宝吧!”我们化身大白妈妈陪着我们的小患者看书、画画、遛弯~可谓是治疗带娃两不误!

如果要问我在舱里最开心和幸福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我想,最开心的时刻还是送第一批病人出院的时候。那时候眼泪在眼眶打转,但是心里是甜的。

在这里每天都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现在出院患者逐渐增多,看着大家离开时的笑脸,我们也格外得开心。毕竟向往自由是大家现在共同的愿望吧。

我们还在继续努力,希望疫情的阴霾能够早日褪去,我们能够一同站外面沐浴阳光和感受夏日的美妙。

■许慧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公园东路1158号,201700 联系电话:67009999、69719190 沪ICP备06051247号 沪卫(中医)网审〔2013〕第1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