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直通车015|关爱骨骼,远离骨折
2022-08-26 22:51:26.0
“医生,我这两年腰背一直疼痛,而且开始出现驼背,这几天晚上睡觉时痛得更加厉害了。昨天轻轻摔了一下,手就骨折了,我的骨头怎么就这么脆呢!以后我得注意点什么啊?”坐在内分泌科诊室里的李女士满脸愁容。
其实,在内分泌科,类似李女士这样症状的患者还真不少,患者往往觉得腰痛是由坐骨神经痛或腰肌劳损等原因引起而忽视疾病,直至出现骨折才意识到原来是骨质疏松惹的祸。
骨质疏松症起病隐匿,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主要与绝经和年龄有关,同时还和许多疾病相关,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病率非常高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内分泌疾病,同时,风湿免疫疾病服用糖皮质激素也会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那么,如何及时发现此类疾病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2018年,我国首个骨质疏松流行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达到32%。同时,调查显示,骨质疏松症的前期——低骨量的人群更多,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达46.4%。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必须重视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甚至在低骨量期就要采取及时防治措施。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活动能力减退,身体关节活动受限:老年人常会感觉到腰背疼痛或全身疼痛,做家务、浇花或搬东西时,疼痛明显加重。
身高缩短,出现驼背:许多老年人会说:“年纪大啦,比年轻时矮了!”其实,这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很可能是无症状性压缩性骨折引起的身高缩短。
骨质疏松性骨折:有些老人在日常活动中或者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发生了骨折,比如咳嗽、打喷嚏导致肋骨骨折,被孩子追闹时发生骨折等等,这些外力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是不会造成骨折的,然而骨质疏松症患者就容易出现脆性骨折,好发于手腕、腰椎、股骨颈等部位。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值得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
保持体重:低体重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保持合适的体重可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戒烟戒酒:骨质疏松症患者建议戒烟戒酒。长期饮酒会引起性激素减少,使身体平衡能力减弱,是引起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
适当锻炼:适当锻炼有益于保护骨骼。进行规律、适当的负重及肌肉强化运动可改善身体的灵活性、力量、姿势及平衡性,有效降低摔跤及骨折的风险。充足的光照会促进维生素D生成,维生素D对钙质吸收起到关键作用。建议每天至少进行20分钟日照,提倡中速步行、跑步、骑行等多种户外运动形式。
小心跌倒:加强防护,预防跌倒。
定期检测骨密度: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随时监测骨量,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维生素D
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
钙
终身摄取足够的钙,以获得峰值骨量和维持骨骼健康。
抗骨质疏松药物
使用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如特立帕肽;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二磷酸盐(福善美或唑来膦酸钠等),调节骨转换,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预防骨质疏松。
■金海英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