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夹】警惕!脑梗死并非只青睐老年人
2022-08-26 23:10:38.0
病情回顾:31岁的吕先生是一名上班族,前一日他通宵工作,非常劳累,直到中午才得以休息。然而,一觉醒来并没有让他精力充沛,反而出现口齿不清、肢体无力。
家人对于吕先生的异常状况十分警惕,立即将他送到我院急诊。经验丰富的急诊分诊护士立即通知卒中中心,接诊医生判断为后循环卒中,立即开通卒中绿色通道行多模头颅CT检查。检查结果与接诊医生的判断一致,为脑干提供血供的椎动脉几乎看不到!脑干中存在着管理呼吸和心跳的神经中枢,若这些部位完全失去血液供应,病人可能发生猝死,这在临床上是非常危急的状况!而此时的吕先生症状仍在加重,并已经出现了意识模糊。
早已接到通知的取栓小组已经赶到现场,神经内科刘振宝副主任医师立即对病情进行了评估,决定立即手术。术中造影发现吕先生基底动脉近端及远均没有显影,而脆弱的侧支血管远不足以供应缺血的脑组织。
刘振宝副主任医师操纵微导丝小心穿过闭塞处的血管,微导管跟进后造影显示闭塞远端血管清晰,导入支架拉栓后,闭塞远端血管恢复畅通!
经过术后精心的治疗,吕先生身体逐渐恢复。由于手术及时,头颅核磁共振显示脑内并没有显著急性梗死灶!
关于脑卒中:
卒中是我国疾病所致寿命损失年的第一位病因。脑梗死更青睐中老年人群,但并不能认为青年人不会罹患脑梗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趋向年轻化。吸烟、缺乏规律的饮食睡眠及缺乏锻炼也使许多年轻人群暴露于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之下。此外,以下少见原因,如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血管变异、风湿免疫疾病等,也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据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估计,中国是全球卒中终生风险最高的国家,从25岁起,卒中的终生风险高达39.3%。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等预防卒中发生,但也要学会甄别卒中症状。发现卒中并立即送至就近的卒中中心就诊是挽救生命、最大限度降低卒中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
我院卒中中心拥有7×24小时全天候作战的高效卒中团队。2021年6月,上海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中心组织专家现场评估,给予了我院卒中中心高度评价。随着脑卒中绿色通道进一步畅通,脑卒中诊治流程进一步优化,时间窗内能够接受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同比显著增加,同时溶栓质量也大大提升,入院至溶栓时间最短可缩短至30分钟。此外,我院卒中中心可一站式完成脑卒中多模态影像评估,经过影像学筛选,对于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发病24小时内都可能有机会实施血管内取栓治疗,这使得我院血管内取栓治疗日趋高效,量与质并举,良好预后率较前明显提高。
脑卒中可防可治,只要发病后及时就诊,我院卒中中心有信心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