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夹】早期胃癌的微创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2022-08-26 23:24:59.0
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故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重要。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切除术已成为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80岁的黄大爷,因上腹痛于外院查胃镜示胃窦病变,病理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高级别,腹部增强CT未见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为进一步诊治,黄大爷在家属的陪同下,至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消化科何桂钧主治医师通过仔细地询问病史,排除手术禁忌症,在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后,何医生决定为黄大爷住院施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经充分准备,手术很快被排上日程。术中,何医生发现黄大爷胃窦大弯侧前壁有一约3.0*2.5cm大小隆起灶,小心予以黏膜下剥离,观察创面无活动性出血后,用金属夹夹闭创面。术后,黄大爷返回消化科病房,无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不久即可出院。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因创伤小、恢复快,得到了消化科医生的推崇,逐渐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主流微创方式。我院消化科秉持快速康复理念,熟练完成内镜微创手术,减少患者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为早期胃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机会。
消化内科科室介绍
消化科是内科的主要科室之一,目前开放床位42张,现有医师15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11名。年门诊量120000余人次,住院量1800余人次,年胃镜10000余人次,肠镜2000余人次。设有便秘门诊、脂肪肝门诊等特色专病门诊。消化科现开展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包括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轻症及重症)、消化系统肿瘤、消化道出血,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损害、腹水、肝硬化肝性脑病等,尤其在非传染性肝病、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等有丰富诊疗经验,每年成功救治肝衰竭患者数百例。在胃肠胰腺疾病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及内镜诊疗方面在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为青浦及周边地区的胃肠病、肝病的诊治及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刘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