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日历 | 爱耳日】为耳朵“充个电”吧,每一款都值得看看
2022-08-26 23:54:51.0
健康日历,随手打卡吧~
日历
很多人觉得就是用来看时间的
但对于医学“健康日历”来说
“最不重要”的可能就是时间了
时间只是一个轴
区爱卫健促中心和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联合推出“健康日历”项目,将全年的世界、全国医学纪念日按时间轴罗列出来,充分利用宣传资源加码、名医流量赋能,赋予健康医学知识点,通过“主题海报”的二维码链接科普图文、科普视频、科普讲座、医疗义诊活动等等,让纪念日生动起来,精彩起来。
集满2022年全年“健康日历”海报的亲,可以兑换由区爱卫健促中心和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为亲准备的精美纪念品一份哦~~!(限10位)
爱耳,从娃娃教起~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今天(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青浦区爱卫健促中心联合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专业医疗资源,给幼儿园师生带去了一堂健康大讲堂。徐银伟医生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多媒体播映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给孩子们带来了爱耳的科普活动活动。
爱耳,这些知识学起来~
“健康医+益”科普直播间预告
3月10日12:30孙青副主任医师: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科普链接
冬季应注意突发性耳聋
关于耳石症,这些你了解吗?
健康科普——出现耳鸣怎么办?
如今,城市的喧嚣时刻包围着我们,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活节奏的改变,突发耳鸣屡见不鲜,成为耳鼻喉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今天(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围绕今年“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的主题,我们就来聊聊耳鸣。
什么是耳鸣?
耳鸣,是指在缺乏外部环境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出现类似“嗡嗡”、“嗞嗞”嘶鸣等不成形的异常声音幻觉,这种声音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且持续一段时间。耳鸣本身不是一种疾病,人体正常存在短暂性即生理性耳鸣,当耳鸣超过正常生理限度,就会变成症状性耳鸣,严重时可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为何会发生耳鸣?
诱因:大多数耳鸣在发生之前都有工作劳累、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不足或者噪音接触等诱因。此外,长时间戴耳机,或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下,也会引起耳鸣甚至听力下降。
耳部疾病:某些耳科疾病如耵聍栓塞、咽鼓管阻塞、中耳炎、耳硬化症、梅尼埃病、听神经性瘤、噪音性耳聋及老年性耳聋等也会伴有耳鸣症状。耳部血管和骨质结构的某些特殊情况可能会使患者听到脉搏样的耳鸣。
全身性疾病:负责内耳供血的血管如发丝般细,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影响到全身血管,耳朵也不能幸免,也容易出现耳鸣。
头颈部外伤:外伤引起不同程度神经、血流、肌肉损伤,从而产生耳鸣,往往比较严重。
耳鸣耳毒性药物:曾经和正在使用的某些药物,也可能会增加耳鸣的发生。
出现耳鸣怎么办?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规律作息是治疗的必要保障。
明确病因、远离病源尤为重要,对于噪音性或压力过大诱发的耳鸣,远离诱发因素是治疗初始关键步骤,往往可以极大地辅助耳鸣的改善。
若耳鸣短期内不能自愈且逐渐加重,建议尽早前往正规医院进一步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医学上对于突发性耳鸣及听力下降,黄金期为发病15天内,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给我们带来治愈的可能。
谨遵医嘱,积极治疗,定期复查听力变化。
如何预防耳鸣?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尽量避免情绪过激,必要时戒烟酒。
◆远离噪音环境,尽量减少耳机佩戴时间,加强自我防范。
◆如出现耳部疼痛、溢液、流脓、耳闷等,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自行挖耳等不良操作。
◆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
◆避免外源性伤害,日常保护耳部、头部免受外力。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增强自身免疫力,适当运动。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