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走”光明的黑客——开角型青光眼
2022-08-26 23:55:25.0
开角型青光眼也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此类青光眼较常见,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年人亦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该病起病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方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
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蔽,进展较为缓慢,非常难察觉,故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轻度眼胀、视力疲劳和头痛,视力一般不受影响,而视野逐渐缩小。晚期视野缩小呈管状时,出现行动不便和夜盲。有些晚期病例可有视物模糊和虹视。因此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强调对可疑病例作相关检查。
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匿,除少数人在眼压升高时出现雾视、眼胀外,多数病人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常常直到晚期,视功能遭受严重损害时才发觉。眼压早期表现为不稳定性,有时可在正常范围。测量24h眼压较易发现眼压高峰和较大的波动值。总的眼压水平多较正常值略高。
开角型青光眼几乎都是双眼性,视野缺损为开角型青光眼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开角型青光眼多无自觉症状,早期极易漏诊,很大程度上依靠健康普查来发现。
开角型青光眼如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一旦视功能已遭受损害,治疗只能防止进一步发展,已受损害的视功能一般都不能完全恢复。滴用抗青光眼眼药水通常可控制开角型青光眼,如果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或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则可考虑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增加房水外引流。开角型青光眼治疗目的是控制疾病发展或尽可能延缓其进展,使病人最大限度保存视力,大多数病人经降眼压可达到此目的。考虑到个体视神经对高眼压的耐受力不同,因此还无法确立一个眼压值来衡量青光眼是否控制。有的病人眼压正常而视功能损害仍进展,有一些眼压偏高尚可耐受相当长一般时间不出现损害。
因此开角型青光眼在接受治疗时不能单纯随访眼压,还须跟踪视盘损害及视野缺损,如青光眼性损害在进展,那么应当加大抗青光眼治疗的力度,并采取一些保护视功能的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
①保持心态平稳,情绪波动较大,眼压容易增高。
②避免短时间内饮用过多水及饮料。
③避免在暗室内停留过久(如看电影)。
④勿穿高领、紧领及紧身衣物,勿束过紧腰带。
⑤定期到医院测眼压、查视野、看眼底。
■谢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