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日历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生命至上 全力投入 终结结核
2022-08-26 23:59:27.0
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宣传主题是:生命至上,全力投入,终结结核。用更多的投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加速终结结核病流行的进程!
集满2022年全年“健康日历”海报的亲,可以兑换由区爱卫健促中心和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为亲准备的精美纪念品一份哦~~!(限10位)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尤其是痰涂片阳性的患者,传染性大,临床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但症状缺乏特异性,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肺的损伤,影响工作、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据2011年报道,全球有近1/3的人口(20亿)感染结核菌,是世界上成人传染病的二号杀手,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结核病的易感高危人群
这些人包括:移民、难民、少数民族、矿工、老年人、边缘化妇女和许多环境中的儿童,此外,营养不良,住房和卫生设施有限,烟草,酒精,使用激素和糖尿病及免疫机能不全等人群均易感。
如何自我发现?
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为肺结核患者的其他常见症状。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当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检查,确诊后可以免费治疗。
及早正规治疗的好处
接受规律治疗的患者,治愈率可达95%以上,而不规则治疗者,治愈率只有约45%,少数病人可导致死亡。
服用药物应注意的问题
大多数抗结核药物都有肝肾毒性、皮疹、胃肠道反应以及关节痛、耳鸣、眩晕等其他反应,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能擅自停药。服药2~3个月后,病情好转并不代表结核病已治愈,为避免复发,应继续服药4~5个月。治疗期间务必定时检查痰液。
肺结核患者怎样进行
家庭消毒隔离和生活指导?
结核病患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对着家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与他人面对面说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佩戴口罩,不要随地吐痰,痰液应消毒后倒掉。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以及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器皿、用具等耐热物最简便的方法是煮沸消毒,煮沸时间为10—15分钟。结核菌经强阳光直接照射2小时死亡,紫外线照射20分钟死亡。衣被要经常清洗并在太阳下曝晒,如果不宜加热消毒,又不宜日光照射消毒,双氧水、碘酒、酒精等均能将结核杆菌杀死。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多吃牛奶、鸡蛋和新鲜水果、蔬菜,忌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本文作者:朱薇珊副主任医师)
■宣传科